陕西各界喜迎体育盛会
三秦大地,惠风和畅、鲜花盛放;
百业千行,秩序井然、成竹在胸;
千万市民,乐享生活、精神昂扬;
运动健儿,挥洒汗水、燃烧青春。
日历翻到6月,十四运会的脚步更近了。筹办十四运会是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近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全省上下正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文明有序的城市治理,全力以赴为“办一届精彩成功的体育盛会”贡献力量。各地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凝聚共识,交通、气象、安保、消防等单位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形成合力,为十四运会的顺利召开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以文化人,用笔墨记录时代
本次全运会为什么会在陕西举办?陕西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作为开闭幕式的策划者之一,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意味着‘三个亮相’。全运会是我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昂扬的民族精神、健康的人民体魄的一次精彩亮相;陕西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延安又是红色体育的发源地,这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一次精彩亮相;这也是我国展示抗疫成果、建设健康中国成果的一次精彩亮相。”肖云儒说,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他在关心竞技成果之余,还将从文化精神角度为十四运会鼓与呼,助力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桥山下,沮水旁,桥山诗社里谈笑有鸿儒。5月21日,一场围绕十四运会的主题创作正在举行。
“《鹧鸪天·古城相约十四运会》再度东风漫古城,百花竞放报春眀。须眉亢奋摩拳掌,巾帼妖娆亮眼睛。高下比,秒分争,奖牌榜上写豪情。长安毕竟英雄地,一任英雄展技能。”黄陵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程良宝抑扬顿挫地念,一词毕,赢得满堂喝彩。
40余年间,程良宝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创作诗词6000余首。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桥山诗社汇聚起一批诗词爱好者,共同致力挖掘“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精神价值,弘扬黄帝文化,以文化自信激发强大精神动力。
“黄陵是十四运会山地自行车项目的承办地,作为东道主,我们会积极迎接盛会,创作一批优质的作品,书写健儿风采、歌颂伟大时代。”程良宝说。
不负盛世,以实干笃定前行
大荔沙苑地区沙丘连绵,林湖相依,风景宜人,素有“关中沙海”之称。但是,露天的环境给比赛带来很多未知的挑战,天气状况便是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在大荔沙苑沙滩排球场馆附近新建了1套观测设备,能够实时掌握当地气象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沙温检测仪在这次测试赛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超过45度,就要采取一定的防暑降温措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心主任、西安市气象台台长毕旭说。
为了提高气象保障能力,气象保障部在全省13个赛区新建81套观测设备、1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7部微波辐射计、2部激光测风雷达,沙温、水温、暑热温度等观测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形成立体气象监测网。
“近期,我们正在完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在比赛前期,将推出‘陕西气象App’全运专版和‘全运·追天气’微信小程序,实现气象信息的快速、智能发布,方便观赛群众及时掌握天气状况。”毕旭说。
“您好,这边是观众通道,往前直走,再右拐进去就是看台了。”5月19日,志愿者石咏琪耐心地为前来观看十四运会排球项目测试赛的群众指路。
石咏琪是商洛学院大三的学生,身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在志愿者专场培训课上,她和200余名志愿者一起了解全运会知识、学习服务礼仪、聆听优秀志愿者事迹,眼界得到极大开拓。
“通过参与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不仅能为全运会在商洛的顺利举办贡献一点力量,而且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历练和成长。”石咏琪说,同龄人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样子让她深受震撼,作为青年一代,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在成长路上,一定要心怀大局、不惧挑战、服务社会。
徜徉古城,感受生活的美
“今天我们特意到传说中的美食天堂‘打卡’。四川人把这叫‘抄手’,相比来说,这里汤的味道更浓郁。”5月23日,70岁的四川人肖胜举一行4人,正在品尝回民街上麻乃馄饨店里的招牌美食。
老板马拉多纳和这家店同岁,今年迈入第35个年头。谈及美味的诀窍,他神秘地说:“火不能断,得熬将近一天时间才能熬出味道浓郁、营养丰富的牛骨汤,其中添加了10余种调料,配方是我们三代相传的独家秘籍。”为此,麻乃馄饨长盛不衰、门庭若市,一年能卖出50万余碗。他介绍说,为了迎接十四运会,专门对店面进行整体翻修,铺设新地板、更换照明设备、改煤炉子为电炉子,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好质量关。这不仅关乎老店的信誉,更重要的是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品尝陕西美食,度过美好的观赛时光。”马拉多纳说。
吃饱喝足之时,夜色也逐渐笼罩了整个城市。以大地为舞台、以钟楼为背景,“钟楼兄弟”乐队主唱大安调好琴弦,开始演唱,在车水马龙之间为游客开辟出一个情感流动的音乐空间。
在大安夹克兜里的小本上,记录着他对生活的感受,这都是他创作的源泉。“疫情被困在家里的时候,我很担心十四运会的筹备进展。为了提振信心,宣传好这座城市,我就想创作一首歌为大家提振信心。”大安说罢便唱了起来。
“华灯初上 褪色城墙/侧听万人再吼着秦腔/大街小巷 灯火点亮/漫步月光飘香于回坊/暮鼓敲响 异乡客的心房/雁塔玄奘 丝绸路的向往……”明朗阳光的曲调缓缓流淌出来。大安说,目前这首歌已经在录制中了,但是歌名至今还没确定,“心里太重视了,想了几十个都不满意”。
2008年,怀着歌手梦的大安开始在钟楼唱歌,他留着长发、背着吉他,无所畏惧地追逐着梦想。“西安作为文化之都,是文艺青年与摇滚歌手的摇篮。我从小就喜欢摇滚,西安歌手张楚、郑钧、许巍都是我的偶像。”大安说,他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歌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展示魅力古城多彩面貌。(转自6月8日《中国体育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