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助力退役运动员转型就业各有妙招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妥善解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不仅是社会给予他们的应有回报,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们关爱的直接体现。妥善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运动队伍的长远建设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各个地方也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措施。

          

        江苏:2011年江苏省体育局2009年即确定了13家首批退役运动员就业实习基地。体育局争取了由教育厅安排5名退役运动员到高校任教,并对运动员们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以便让运动员走向教师岗位更加顺畅。同年,推荐了6名退役运动员到省体育局机关实习,效果很好。我们建议让运动员停训后就能参加实习,便于解决经费、食宿等问题。

    河北:河北省近两年与河北省超越健身俱乐部、河北省全民健身中心合作,采取先有实习岗位,再签订实习协议的办法。超越健身俱乐部一年为退役运动员提供20个实习岗位和10个就业岗位。2010年接收13名退役运动员实习,最终有10名运动员与俱乐部签约就业。体育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实习就业的普惠政策,申请再就业和实习经费,让安排实习岗位这项工作固定下来。可以在运动员们实习前了解运动员未来就业的需求,提供适合运动员就业方向的岗位,并在实习后进行就业推介工作。

    吉林:吉林省这几年做了几期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每期培训后都努力为退役运动员就业实习搭建一个平台。吉林雪上项目发展较好,退役运动员有就业意向从事这方面工作。退役运动员就业取向是多方位的。吉林省运动员同时是吉林体育学院的学生,可以让运动员毕业生拥有双证书,在兼顾运动训练的同时,选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更能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特点。

    黑龙江:对于从事运动员保障的工作人员来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运动员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体育系统单位的临时工岗位可以接纳运动员实习、就业,只要运动员愿意,运动员就可以上岗就业。在为运动员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出台政策帮助退役运动员开办体育彩票销售点,现在已经作为我省的一个常规化工作。二是安排运动员到地市支教,工作满两年后运动员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三是实行退役证书管理制度,并为运动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