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在全国运动员文教和保障电视电话会上的发言

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山东省体育局局长  张洪涛

(2012年7月3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汇报一下山东省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运动员保障工作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运动员保障工作始终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山东实际扎实开展工作。2007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省体育训练中心,对省运动队近2000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文化教育实行集约化管理,有力地强化了服务保障;批准设立了省运动员康复中心,强化了全省运动员的训练康复和伤病防治工作。2008年,省政府将省体育局直属的21个训练单位全部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从根本上解决了经费保障和运动员公费医疗等问题。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决定》,专门对运动员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办转发四部门《指导意见》后,山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方合作,齐抓共管

 

    2010年,体育总局在青岛召开贯彻《指导意见》座谈会,并将我省列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管理工作的试点省份。省政府和各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大力支持试点工作。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所有省队队员落实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公费医疗政策。省财政厅、人社厅、体育局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实施了运动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基础津贴,明确运动员享受山东省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的津贴补贴政策,使他们的工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省体育局、编办、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人社厅进一步强化了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保障,要求各有关市、县每年对5 0%以上的退役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对其他人员实行货币化安置,并建立了安置工作年度例会制度,每年下达安置任务,组织各市人社、体育部门联动,推动工作落实。三年来,我省退役运动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三、努力提高运动员保障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严格运动员选招,减少退役运动员安置数量。从2006年起,我们坚持走竞技体育的精兵之路,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选材指标体系,建立了由教练、科研、医务、管理人员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共同选材制庋,努力提高运动员成材率,降低安置工作量。二是开展了运动员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在体育总局的帮助下,我省培训了60多人的运动员职业规划指导师队伍,帮助运动员制定和实施个人从业发展规划。同时,拨出专款,着手设立运动员保障基金,为运动员入学、医疗、就业、伤残保障等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加强了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退役运动员的作用,加强我省教练员队伍建设,我们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教练员学院(隶属山东体育学院),对适合从事教练职业的退役运动员进行系统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150多人,绝大多数学员已走上了教练员工作岗位。今年,我们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着手制定省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文件,并举办了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资格考试培训班,努力拓展就业渠道。

   下一步,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运动员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