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主席约翰·科茨
亚洲第一家国际体育仲裁院上海听证中心落户浦东,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主席约翰·科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在上海设立听证中心,是因为上海体育发展得特别快,我们对上海听证中心充满了期待。”
这位澳大利亚人,与体育结缘多年。1990年起任澳大利亚国家奥委会主席,2001年起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从 2009年起负责包括2012伦敦和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司法、电视、新媒协调委员会执行工作。1995年起,他担任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副主席,2011年任理事会主席。他介绍,1984年6月,在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倡议下,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下属机构,设立了专为解决体育纠纷的国际体育仲裁院。1994年又进行了改革,在人员组成上减少了国际奥委会指定人数,增加了诸如运动员委员会等组织指定的人员,使该法庭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仲裁法庭中现有6个中国仲裁员,其中2位参与过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的临时仲裁庭。
1994年以来,仲裁院已受理了3000余件案件,去年受理了367件。约翰·科茨分析,遇到最普遍的案件,50%案件和足球有关,40%案件涉及兴奋剂,其余是俱乐部和球员之间合同以及各协会间的纠纷等。
这一组织在奥运会中扮演怎样角色?他说,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始,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都设临时仲裁庭解决奥运期间的纠纷。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就受理了11个案件多为有关各国运动员入选国家队过程中提起的上诉。
约翰·科茨介绍,全球有四个听证中心,分别是上海、吉隆坡、阿布扎比和开罗。此举重要的一点是为节约上诉方的旅行成本。“去年上海世游赛期间,我们在上海受理了巴西运动员西埃洛有关兴奋剂案件,从接到上诉的12天内,听证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印象。”
之前中国柔道奥运冠军佟文曾受到国际柔道联合会的禁赛,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最终判定禁赛令无效,这是基于什么理由?约翰·科茨表示,佟文之所以能胜诉的原因是开启药检B瓶时,佟文本人并不在场,这违反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程序。“这个案件说明,国际组织必须遵守操作程序,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护运动员的权利。”
未来,对于上海听证中心有着怎样的期待,约翰·科茨说,我们希望以上海为中心,为运动员们遇到的体育纠纷提供服务,也借此推动体育仲裁意识在中国和亚洲的增强。
(平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