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明县武术运动继承传统更注重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东明县挖掘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传统武术精华,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为武术运动在东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6年11月东明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后,更激发了全县武术工作者的热情,连续参加了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均取得前8名的好成绩。获批全国武术之乡以来,东明武术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武术竞赛活动中共夺得金牌293枚,银牌371枚,铜牌627枚。
    梅花拳、掌拳、佛汉拳、炮拳这四大门派在此期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掌拳的东方武校固定资产达到了1.8亿元,舞狮项目走出了国门;梅花拳国内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佛汉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炮拳弟子郝卫荣在省市武术散打比赛多次摘金夺银。
    东明武术人始终坚持不论什么拳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理解。在此基础上组建的东明县武术运动协会统一领导全县武术运动工作,每年由体育部门支付经费5万元,用于武术事业发展。
    县武协采取多种形式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推动传统武术发展上,东明围绕武术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功能,依托传统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在继承的同时,更注重发展, 组织全县的传统武术运动会,交流、表演。
    如今,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传统文化展演,每年四月份传统武术展示大会,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太极拳比赛”,已经成为东明的制度、形成规模。梅花拳、掌拳、佛汉拳、炮拳等4个传统拳种得到了飞速发展、掌拳的东方武校固定资产达到了2.8亿元、梅花拳国内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佛汉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明广泛宣传武术锻炼的健身作用,提高人们的个人爱好和参与意识,通过举办公益性武术活动,在城镇、农村、学校建立各具特色、不同年龄、不同需要的群众性武术健身阵地。目前,所有行政村都有自己的武术活动场所,晨练点遍布城乡,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人员近20万,占总人口的35%左右。
    按照武术项目发展的特点,东明形成了多元化的训练网络,业余训练工作除抓好业余体校及社会学校的训练外,充分调动利用社会力量,不断扩大武术业余训练规模,建立规范的有偿训练制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