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特级大师蒋川传承经典需要适时革新

    很多人曾问我除了象棋还有没有其他爱好,我每次都回答,只有象棋。从六岁第一次学会象棋,二十多年来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象棋最美妙之处在于千变万化,三十二颗棋子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棋局,有时剑拔弩张、有时暗潮涌动、有时山穷水尽、有时柳暗花明,可以说象棋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东方智慧,极大地锻炼棋手的专心度和创造性。也正因如此,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和我一样爱上象棋。


街巷文化:历史的荣光


    据史料记载,象棋创于战国时期, 于北宋末年定型成近代模式。如今象棋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街巷文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更是一度达到了鼎盛,涌现出杨官璘、胡荣华等一批象棋泰斗级人物。当时在乡村城市的街头巷尾,皆可见三五成群捉对厮杀者,且诸如《橘中秘》、《梅花谱》以及杨老的《弈林新编》等棋谱也成为各大书店最为热销的书籍之一。然而在1988年后,由于象棋商业化运作不及日韩在围棋赛事方面的推广力度,尤其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之后,国内更是刮起一阵“聂氏围棋风”,象棋没有适时革新而错过发展的最好时机。
    然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过去象棋“远赴千里,只为一战”的现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电脑荧屏前“咫尺间”便能实现“棋弈对决”,当然互联网科技兴起的同时也伴随着人们选择娱乐方式的多样,但不管当今的青少年如何选择,这也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的启幕。


网络新生:革新的未来


    上个月应主办方的邀请,我现场观摩了QQ游戏象棋盛典网络赛决赛,这是中国象棋协会为庆祝协会成立50周年而首次推出的官方认证网络赛事。比赛结束后我还与冠军进行了“棋弈切磋”,我惊喜地发现对方的水准似乎要比想象中高出许多,甚至说达到“象棋大师”的级别也不为过。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棋友,因象棋结缘,因网络赛相识,一起对弈、切磋、交流,实乃中国象棋界的一大幸事。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象棋和网络进行有效的整合,是象棋在当下实现飞跃的最好时机。网络让下棋的方式变得更为多元便捷,想下棋的时候可以随时在QQ游戏里找到棋友。时下的年轻人对于网络有着天然的依赖,网络象棋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让象棋这种传统的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运动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我国的象棋事业也会不断地蓬勃发展并走向国际化。
    象棋作为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应多借鉴其他传统文化的发展经验,具体到实际操作,可从“赛事品牌化、推广市场化、平台网络化”进行重点发力。我相信,只有集合众人之智,适时革新,才能让象棋成为新时代环境下,永远屹立不倒的“东方长青”。

(蒋  川)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