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体育副局长李锋谈打造全民健身工程
年初岁尾正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美好时刻。于是,记者在黑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李锋的办公室与其谈起了全民健身工作,气氛活跃起来。
记者:这些年您一直主抓全省全民健身工作,最大感触是什么呢?
李锋:经过这些年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我感到抓全民健身工作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必须打造精品工程,让其提档升级,营造大氛围、开创大局面。具体来说就是:“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您刚才说要全力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工程,究竟是如何推进的呢?
李锋:首先,要发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就全民健身而言就是将其赋予新思想、新形式、新内容,让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比如,去年我省举办了全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全国开了先河,被媒体誉为“一次不一样的运动会”。与传统大型竞技赛会不同的是全民健身运动会更注重群众的参与性,比赛项目分别在黑龙江省各市(地)、县(区)先后进行,“不求整齐划一、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固定模式”,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民生体育”乐趣,而各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和规模等要素将转化为奖牌榜积分,而不是单纯的关注比赛成绩。
记者:此项赛事效果很好。此届运动会历时半年,全省有30、5万人直接参加了比赛,影响并带动了近千万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在省内掀起了健身热潮,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李锋:对全民健身活动除了创新之外,还要重点扶持。也就是说,对老百姓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健身项目要不遗余力地重点扶持、推广。比如说佳木斯市的“快乐舞步”,其受百姓欢迎的程度超过了此前的任何健身项目,我们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其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在本地区成为精品项目,继而在全省铺开,初步成为全省精品工程。近期,我们又向全国进行推介。
记者:请您具体说一说,“快乐舞步”是如何成熟起来的呢?
李锋:“快乐舞步”诞生于2008年,经过两年不断完善已逐步成熟。2010年,我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感觉其针对性强、健身效果明显、深受百姓喜欢,继而决定让其在2010年省运会开幕式上亮相,不出所料,一炮打响。之后,我们省体育局开始着手在全省推广、打造省级群众健身品牌。
于是,2011年在帽儿山先后举行了一期国家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培训班和两期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培训班,共有500余人接受了培训。2012年,又举办了7期国家级和省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培训班,共有近1400人接受了培训。这些人员成为全省各站点的技术骨干,现在全省各地市县,“快乐舞步”可以说遍地开花,呈燎原之势。
在财力上,我们拨付专项资金加以支持。目前,各市地站点都配置了工具箱、大型音响、教学用的专用无线耳麦等设备。2012年5月,我们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晓敏,国家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怡等一行人到佳木斯进行实地调研,百姓自发健身形成的壮观场面震撼了现场的每个人。晓敏局长对这个项目也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无论是政府重视、项目创编、管理模式,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值得大力推广。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荐佳木斯市申报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城。
记者:我省在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工程中还有那些品牌,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李锋:近年来,黑龙江省体育局挖掘地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漠河雪地汽车拉力赛、伊春冰壶之乡、亚布力雪山穿越、雪地足球和“体育彩票和谐龙江”系列健身活动等群众体育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的项目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和国际品牌赛事。
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与进取。其实,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百姓在健身中获得健康,在健身中获得快乐,让老百姓真正受益,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