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天地正气 贵州清镇一中打响武术品牌

    去年12月,记者随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领导到贵州清镇实地调研武术“六进”工作试点实况,清镇市第一中学的武术进学校以独有的方式,超乎寻常的效果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镇一中确确实实打造出了武术“六进”的品牌。

让武术进学校常态化

    清镇一中始建于1939年,迄今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一直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生武术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训练。在清镇市被总局武管中心授予“全国武术六进试点市”后,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和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和政教主任为执行组长的“武术进学校”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武术进学校”工作方案》。由教学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武术健身操、清镇小拳及适合学生特点的其他武术锻炼形式的教学管理工作,德育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武术六进”精神领会、宣传普及及常态下学生训练推广工作,两大中心分工合作,共同落实“武术进学校”工作的推进。
    为提高全校师生对“武术六进”的意义,及对中华武术习练意义的认识,学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师生问卷调查、大屏幕播放武术健身操视频、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认识“武术六进”的意义,认识在当前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实际情况下“武术进学校”对强健学生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让大家认识“武术进学校”对提升师生精气神的重要意义,为推进“武术进学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使“武术六进”师生知晓率达100%。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除通过清镇市委市政府指定的教练培训教师外,学校体卫艺教研室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下载武术健身操视频及动作分解图等供体育教师们平时揣摩练习,力求动作标准到位,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习练。
    在清镇一中武术健身操成为学校课间操的主要形式之一,武术习练成为学生锻炼的常规,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这也符合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
    除全校普及推广武术健身操外,还十分重视学生特长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师的挑选学校成立了24人的学生领操员队伍,推荐了300名习练优秀者参加武术段前级考试,学生武术社团每天坚持武术习练。这些学生比其他学生训练更多更刻苦,动作更规范有力。300名学生参加武术段前级考试并全部顺利通过。武术健身操的普及以及大型武术类活动的参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武术进学校”使清镇一中课间操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参加课间操的积极性较过去有很大提高,这也推动了学校对学生锻炼形式、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的思考,学校正在着手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大改革,正在组织相关教师编写适合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校本课程,并计划将根据学情把不同拳种的武术按学期按学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习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拥有一项终身锻炼的技能。
    中华武术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清镇一中的校领导表示,要力争让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践行“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不仅增长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武术习练中练就强健的体魄,领悟中华武术之精髓,培养勇于担当的精神,修身养性,涵养自身,真正成为文武双全的有用人才。

曹  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