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博物馆陈列室将成申城文化课堂
奥运冠军徐莉佳的比赛背心、个人训练日记,吴敏霞北京奥运夺冠时的比赛服,刘子歌北京奥运穿的鲨鱼皮泳衣,邹市明奥运夺冠时穿戴的拳击手套、头盔、鞋等珍贵展品……3月15日起将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陈列室展出的“铸就辉煌—中国奥运之路”展览,有望成为申城市民普及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文化课堂。
本次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展览为中国展部和上海展部两大部分。展出各类珍贵实物500余件和近千幅图片。重点介绍了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起,中国体育健儿参加奥运会的情况。展览中能够看到: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的两张小报《马拉松和自行车》画面生动;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出现的吉祥物,憨态可掬;第25届至第30届奥运会的金牌(复制品)金光熠熠,展厅一隅12枚历届奥运门票,首次展出的前三届奥运会证书原件,多届奥运火炬,以及第10和第11届奥运会画册。这些近、古代文物无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远的人文价值,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展品中还有一件特殊文物:首次展出的时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董守义在1945年写给时任上海市长钱大钧的亲笔信(复印件),建议上海申办第15届奥运会,并列数了上海申办奥运的有利因素。这份珍贵的史料,佐证了上海是我国现代体育的发祥地,以及上海与奥运会的历史渊源。上海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各类文物显得尤为亲切:有参加第11届奥运会田径比赛的“112”号码布;有在柏林奥运会上使用的莱卡相机;有11名上海奥运冠军的塑像等。
历史的印迹在展览中随处可见——筹建中的上海体育博物馆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成,目前已筹集到各类体育文物2000多件,并同一些国际体育组织、知名体育博物馆、体育名人堂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正式开馆打下坚实基础。
(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