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重庆大学体院毕业生松紧有条

    赶在毕业典礼之前,王晓终于与接受单位、学校签订了“就业安置三方协议”,忙碌了大半年的王晓终于如释重负。
    从大三开始,王晓就开始准备了。从四处找单位实习,到招聘复习备考,再到递简历、赶考场、跑面试。最近两年,为毕业时能顺利地找工作,除上课,其余时间王晓都用到这上面了。“这两年努力没白费”,捧着重庆市一所中学体育教师的就职通知书,王晓兴奋地告诉记者。
    王晓就读的是重庆市某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这个专业今年毕业生36名。与其他同学相比,能在毕业前顺利拿到工作协议,在被业内普遍并不看好“最难就业季”的形势下,对王晓来说简直是太幸运了。“因为在我们同学中,现在真正拿到就业安置三方协议的还不到10个,其他同学有的只是拿到临时性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还没有着落。”
    王晓的说法在体育学院一位老师那里也得到证实:根据体育学院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学生就业情况的确不令人乐观,与去年相比,今年毕业生签约率至少下降了20个百分点。
    虽然同样面对“最难就业季”,但重庆大学体育学院的毕业生,今年就业率就明显比王晓所在的大学要乐观许多。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今年毕业本科生50名、硕士研究生20名。截至目前,本科生签约的已有38位,而研究生也全部有了工作合同。
    该校体育学院办公室主任李勇向记者介绍,从现在签约情况看,就业情况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离毕业生离校还有一段时间,相信今年的本科生签约率能达到90%以上,基本与往年持平。”
    重庆大学体育毕业生却能保持这么高的签约率。李勇分析原因:一是因为是“985”和“211”重点大学,来校招聘的单位多,学生选择余地较大;二是学生择业时拓宽了就业面,不再局限于专业对口,因此学生既有去当体育教师的,也有去公司、银行等单位的,还有参军的。

(邓红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