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研讨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思路
在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围绕创新青少年体育发展工作思路,研究2014省市运动会改革与协作交流,日前,来自华东六省一市体育局主管青少年体育工作者聚集上海,就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青少年体质提高等出谋划策,进行经验交流与研讨。
近年来,华东六省一市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在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上,从各省市实际出发,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江苏省定位于培养更优质的高水平后备人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省教育厅每年都对青少年体质发表蓝皮书。安徽省在政府主导上,出台了深化体育改革,加强学校体育文件,全省16个市中有15个市出台了落实23号文件细则,将督导纳入指导。逐步从以往独轮推进,到双轮推动,直到四轮驱动,推出了青少年体质强健工程、青少年塔基工程。山东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跨越时,提出一手抓彩票,一手抓体校,为青少年体育注入发展后劲。
上海市在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走在了前面。积极引导做好学校教育设施开放工作,实施校园分隔工程,合理分隔教学设施与体育设施功能区,既便于管理,也减少了对学校教育影响,使校园安全得到了保障,特别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颇有心得。
做好体教结合是使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落在实处的核心之举。华东六省一市正从体教结合走向体教融合。
浙江全省挖掘500名后备苗子跟踪训练,着眼长远,5年一周期。同时,送知识下基层,为基层培训;优秀运动队下基层,把运动快乐带到青少年身边。福建省自2010年启动实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场所”建设,至今已建成700余个,改善了青少年体育锻炼基础设施,也激励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欣赏体育。
江苏省逐步推进传统校联赛,从田径、篮球两项增加了羽毛球、足球、游泳、排球等项目。并与优质学校结合,鼓励名校办名队。江西省推出千名幼苗工程,实施“一县一品”。山东省运会改革瘦身,将学生联赛与省运会结合,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上海体教携手创办校园足球联盟,由15所高校、35所高中、67所初中及110所小学形成四级网络,并完善赛制,推动普及与提高。
与会者倡议,进一步深化华东六省一市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战略合作机制,整合优势、共同发展。共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华东区域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沟通,达成共识,扩大区域合作空间,建立互相交流平台,实现共同发展。
(平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