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借助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体育训练

    建设自行车、田径、乒乓球等多个体育运动场馆,成立市冰上运动学校,筹办华北五省市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河北沽源借助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着力发展冰上运动,成为张家口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

辉煌:6个全国青少年冠军

    隆冬季节,沽源县室外温度低达近零下20摄氏度,呵气成霜,滴水成冰。但市冰上运动学校训练基地的青年湖水库上,学员们正在积极训练。
    沽源县滑冰项目始于上世纪70年代,曾是河北省滑冰训练基地、冰上项目省队所在地,开展有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滑冰选手,代表河北省参赛取得6个全国青少年冠军、一个全运会亚军,八十年代末滑冰队取消。
    2000年逐步恢复业余体校,当时以篮球和自行车训练为主,2006年和2007年在沽源组建了滑冰队。截至目前,市冰上运动学校共向上级体育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体育人才400多名,平均每年有十多个学员考入体育类院校,最多时候达十七八人。
    2013年以来,沽源市冰上运动学校借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开始快速发展之路,5月招聘了3名教练负责教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冰壶,11月在中小学校中招收了65名学员,实行“三集中”管理,即集中训练、集中食宿、集中在周围学校上课,12月10日全体学员正式上冰训练,每天上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小时。训练刚刚起步,主要教授基础性技能,基础动作、滑冰技术及弯道技巧等。

传承:昔日冠军回归冰上项目

    现任市冰上运动学校教练张爱玲说,这次市冰上运动学校招收的学员选拔主要有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喜欢运动的孩子,二是有运动天赋。她2004年参加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获得五项全能冠军,后考入廊坊师院从事体育教育专业学习,2012年9月张爱玲回到母校任教。
    张爱玲说,沽源的体育竞技水平在全市是拔尖的,这里有着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2013年带队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女子七项全能第四,希望参加2014年河北省青少年运动会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孙常宏教练原来也是县业余体校的学员,在1993年获得过全国青少年冠军。他从小学3年级开始训练,每天5个小时,一直练了9年半,滑冰技术相当过硬。去年被聘为教练后,又回到了热爱的冰上运动事业中,有了发挥特长的广阔空间。
    贾鑫和刘佳玲都是新招收的学员,16岁的贾鑫刚上初三,特别喜欢球类运动和滑冰,他说:“这些天练习滑冰挺累,教练们也挺累,但并没有影响到文化课学习。”刘佳玲也是初三学生,她说自己会尽最大努力去训练、学习,争取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发展:借申办冬奥契机建场地

    沽源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县业余体校校长李强,1999年担任县业余体校校长至今。上任后带动了全县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利用三年多的时间彻底扭转了落后局面,成为张家口市竞技体育的领头羊,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沽源业余体校现有乒乓球馆、羽毛球馆、自行车馆等多个训练场馆,并拥有室内百米跑道。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冬奥会申办的有利契机,争取建设一个室内滑冰场及配套设施,以满足冰上运动项目的日常训练。”李强说。

王瑾涧 裴海深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