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足校让孩子们快乐踢球 全方面成长

    恒大足校致力于打造中国的“新型足校”,他们不仅着眼于孩子们足球技艺的提升,更重视孩子们身心的全方位发展。他们要做到让孩子成为:“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快乐足球哪儿去了

    有这样一个场景:传统足球教练在球场上嘶哑地吼着,“不给我跑20秒一个来回,就给我跑10圈!”当10圈跑下来时,几个孩子的眼泪已经不自觉地掉下来,旁边的家长不敢上前搀扶和安慰,只听见个别孩子委屈地喃喃自语:我不想踢球了。可是,这些孩子心里是多么地热爱足球。
    “我们希望孩子能开心享受踢球。”费尔南多认为,足球训练不是离开球的单独训练,在西班牙不会做很多的体能训练,特别强调孩子在球场上的创造力,关键看孩子对球的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足球,对队员大声喊叫,甚至进行体罚。这样对教练产生畏惧,不开心地踢球。
    费尔南多讲了一个例子,足球对于西班牙是国家运动,如果孩子出生,爸爸会送给他一个足球,从小就在足球的氛围中长大。而中国最缺乏是,对足球基础的培养。其实,在西班牙的社区,随处可见孩子们在恣意地踢球,足球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了。
    作为一名中方教练,张堃一开始对皇马教练“不练体能”是不太认同的。因为自己从小就是这样练过来的,他深知当中的痛苦,但是苦尽甘来的道理他也有体会。通过与皇马教练的合作,他觉得,外方教练希望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双方并不需要做改变,百花齐放才能促使整个平台的提升。”
    费尔南多分析,孩子在有真实对抗的训练中,不断来吸收、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强调分解性,是很少能犯错误的,当然也需要适当一些调节。中国球员打法很直接,有球就往门推进。教练应该引导孩子们,并不是灌输死命令。
    曾经进入河南建业梯队的张聪,从昆明来到足校任教。他希望用一种思维引领的方式去看待青少年足球,甚至抛弃传统的东西,尝试为青少年足球作出一点改变,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去享受足球。
    然而,中国的教练与西方的教练是否会存在分歧?费尔南多坦言,第一年有15名皇马教练,中方教练对我们的训练提出异议,这是非常正常的,抵触情绪肯定是有的。他强调从西班牙来,并不是要把一种最好的理念带来,而是希望给中方教练多一种选择性,开阔他们的眼界,除了他们传统的训练方法以外,还有另外的方法。
    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里,费尔南多很懂得怎样去跟中方教练磨合。他说,我们不单要培养足球明星,还要培养教练员。目前与中方教练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信任也加强了。作为一个聪明的教练来说,一定会对身边各种努力和消化,转变成自己的,共同进行探讨。
    “来到学校,并不是带来最好的模式还是最好的风格,带来与中国现有的模式和风格不一样的选择。”费尔南多告诉记者,只要把足球推入学校里、社区中,小孩子在街道自由踢球,才能看到他们对足球的创造力和理解能力。
    在西班牙,6岁至18岁的孩子都可以在俱乐部进行学习,期间并不会影响到学习。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上课结束后,到俱乐部学习,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通常比赛也会放在周末,并不需要魔鬼式的集训,这也大大避免了青少年的不务正业。
    有个小细节,刘江南和许家印曾经在训练和文化课的时间分配上有点分歧。许家印希望以训练为主,不放寒暑假,每天坚持两练。刘江南在不同的场合说服许家印,要和普通的学校一样,甚至要更加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现在,这些孩子每周四练,每次仅90分钟。
    有家长质疑,足校一点也不像足校。刘江南说:“始终让孩子们在足球技能训练方面处于一种饥渴感,让他们觉得练得不够、不过瘾,下一次再到训练场,他们会更全身心投入。”
    刘江南认为,提升孩子们的实战水平,学校尽量为他们创造参加各类比赛的机会,甚至把部分孩子送出国比赛。“我们是在玩中学、抗中练,赛中验。”

心理的及时补位

    放学后,记者走进一个正在上汉语课的班级,老师指着小黑板、字正腔圆地示范着,底下的孩子稍微有点吃力地模仿着,这是一群来自新疆的四年级小球员。
    “10来岁的孩子离开家长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学习,我们要给他们心理及时补位。”担任初中班主任的乔丙仁表示,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要为他们负责任,在这里的老师还要充当起家长的角色。
    讲到与孩子们的相处,足校的数学老师王小墨哽咽了。从北京到广东清远山区,她也要忍受远离家乡的寂寞,可是孩子们给予她很大的支持,和她一起来适应这里的一草一木。不管学习好的、还是调皮的,“只要老师付出了,是能够让孩子们改变的。”
    尽管恒大足校先后与华师附中及人大附中合作办学,但是进来的孩子文化水平还是参差不齐。青年教师蔡光辉觉得,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组建、学生生活安排等方面考虑得很周全,学习的氛围一点不亚于外面的名校。
    两个多月前,人大附中的副校长蔡真带来了10名老师和两名家属。她告诉记者,学校对孩子们采取的是班主任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也就是班主任“插手”包括训练和文化课的所有事情,做到全方位对孩子们负责。
    “假小子”李艺萌带着记者参观校园,一点也不胆怯,反而很自然唠起家常。她说,自己已经是“老”向导了,外面有嘉宾来学校参观,她一定会积极报名去当讲解员。
    在足校的学生里,有尖子班和普通班之分。教练武浩说,从小练球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酸,而他们进梯队,需要很多人的帮助。
    费尔南多说,在训练过程中,我们真正看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这是独立于他的技术之外的。在尖子队和普通队是相对而言的,训练达不到要求的,同样调回普通队。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会对球员做出一些评估,除了技术,还会对性格特征,他与团队的团结情况,与队友的配合,思维、比赛的能力。
    在恒大足校创办的不到两年时间里,离开的学生大概有10%。对于这种流失率是否正常?是学生对训练的不适应?家长心态的不适应?还是培训模式的水土不服?
    费尔南多认为,2300多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是每个人很开心,想家很普遍,明星梦破灭也很正常。他们对待尖子队和普通队是一视同仁的,尊重每个人的抉择。同时,毕竟每个人的生活还是要自己走下去。年轻的学校,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沉淀。
    尽管足校成立时间不长,但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该校U15队首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即闯入四强;初中代表队勇夺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冠军;两名学生入选U14女足国少队;十余名学生进入男足国少队重点考察人员名单;三名学生进入恒大俱乐部U17梯队……
    刘江南自信地说,“我们不仅可以向中国一线球队甚至欧洲俱乐部输送球员,我们也有学生将来能考上北大、清华这类好大学!”

黄心豪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