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会倒计时30天筹备就绪【场馆篇】
青奥场馆彰显绿色、环保、生态
南京青奥会共设有35个比赛和训练场馆,其中27个比赛场馆兼作训练场馆,大部分都承办过各类世界、洲际单项体育赛事。
绿色是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在场馆规划改造中始终恪守的准则,根据IOC对场馆规划提出的“更科学、更环保、更便捷”的要求,南京青奥组委会对比赛、训练场馆进行有效整合,处处体现低碳、环保,达到综合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了符合青奥会的办赛标准,根据比赛项目大小项设置以及部分IF实地考察后的意见,组委会又对部分场馆进行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靠近青奥村,方便运动员出行,既节省时间,也从客观上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除极少数场馆外,绝大部分场馆与青奥村、国际奥委会酒店、主媒体中心的距离基本在30分钟车程内。
以环保、节能为目标,场馆改造建设中也十分重视保护生态、保护水质,太阳能技术、喷灌技术等被积极采用。
南京青奥会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的比赛(兼训练)场地设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长江北岸浦口区中部的老山林场,总面积80平方公里,横贯浦口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之美誉,穿行在林间的赛道,呈现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场馆改造建设中,可持续利用是规划的重要依据。为避免出现赛后新建场馆利用难的现象,在青奥会场馆建设和改造方面,南京青奥组委会继续延续第二届亚青会以来的做法,坚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原则,将维修改造和临建场馆作为场馆建设的“主旋律”,在大部分延用去年举办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时所使用的场馆基础上,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对一些场馆进行适度改造。
整个青奥会的场馆中,唯一新建的场馆是位于南京江北浦口新城的青奥体育公园,建成后将填补浦口区在南京十一个区唯一没有全民健身中心的空白,赛后这里将成为惠及全区市民的体育健身场所。而位于六合区的金牛湖帆船比赛场馆已经协商在赛后,作为上海帆船俱乐部,作水上训练和承接赛事使用。
南京青奥会中的体育实验室项目,设有四个展示项目(轮滑、滑板、攀岩、武术),在体育实验室选址过程中本来考虑放在奥体中心,后来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保、与青奥村距离等角度考虑,选址在青奥村南部鱼嘴湿地公园,将来也将为南京市河西南部建设留下青奥遗产。
坚持节俭办赛的理念
办大赛,基础设施投入一向是项“重头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全市为数不多原来不是体育场馆的展览馆,在承办青奥会这样国际性赛事过程中,如何充分彰显“绿色节俭”的理念,实现场馆“华丽转身”并非易事。南京国院博览中心场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击剑馆、举重馆、跆拳道等三个场馆改造建设中,共节省了至少3500万元费用,其中仅灯光改造可节省千余万元。龙江场馆在改造中更换了比赛场馆照明灯具,将原有普通灯泡更换为现在的LED节能灯具,据测算,电费由原来的3.5万元/月降低为1.5万元/月,费用节省率57%。
龙江体育馆场原为风冷活塞式空调机组,因老化严重加之技术落后,能耗较大。场馆结合实际,更换了风冷螺杆式空调机组,电机由原125KW降低为90KW,降低能耗30%。同时,安装了卫生间感应水龙头,既满足了生活卫生要求,又节约了公共部位的水资源。
涂刷比赛场地木质地板的油漆,选用了经过生物提炼而成的绿色环保油漆,并避免了化工油漆的污染。
场馆运行采取能源管理全成本核算模式,科学运行、科学管理,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得以有效地结合。
在电路方面,龙江馆在原有双回路10kv供电的基础上,新增了发电机组供电接口,从而能保障照明比赛的正常进行。
场馆的地板方面,龙江体育馆引进了1300平方米的专业运动木地板。该地板随着一年四季环境的不同而膨胀或收缩时可向两边均匀伸展,不会起壳也不会龟裂。青奥会结束后,依然可以满足办国际赛事活动,满足市民健身等各种需求。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