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会倒计时30天筹备就绪【安保篇】
青奥安保:保安全 保民生
安全是青奥会成功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方面,青奥会是国际一类赛事,安保工作需要采取国际一类赛事的安保水准进行,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安保措施,如:场馆封控管理、人车入场安检、开闭幕式专场管理等等。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青奥会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大。对此,组委会秉着“安全第一”的方针,结合亚青会安保工作实践,针对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的安全要求,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将“开放融合、张弛有度”作为安保工作的理念,在全力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严格与便捷的和谐统一。
在大的安保方针上,安保部突出“内紧外松”与“外紧内松”相结合,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所谓“内紧外松”是指,在安保人员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紧凑地开展工作;但在赛场和运动员村内,尽量不出现穿制服的安保人员,避免制造紧张气氛,给赛场、运动员、观众一个宽松的环境。所谓“外紧内松”是指,在南京的外围构筑环苏环宁护城河安保圈,将危险人员、危险物品挡在城市之外,用周边地区的“紧”来保证南京城市的“松”;在城市社会面开展打防管控集中行动,以社会面的“紧”来保障赛会点上的“松”。
在具体的安保措施上,他们突出“保安全”与“保民生”相结合,尽可能多地考虑广大群众的需求,想方设法多惠民、少扰民,注重赛事与城市的和谐。比如,交通组织方面,为保障青奥会期间城市交通畅通安全,我们拟定了一系列的交通组织措施:如提倡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道路车辆,不封路、不禁行;提请参照亚青会做法,青奥会注册人员和志愿者凭“身份注册卡”能够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持有比赛门票、开闭幕式及彩排门票的观众,当天也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再比如,场馆禁限带物品方面,青奥会的场馆安检政策措施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夏季高温天气,除开闭幕式外,允许观众携带塑料水杯、饮料进入比赛场馆,但入场需经过安检喝一口;此外,青奥会持票观众也可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场馆,但需在安检口进行功能测试,这在去年亚青会是禁止带入的。在护城河安检方面,他们在南京32个公安检查站对进宁人员车辆进行安全检查,考虑到车流量大,可能在检查站出现车辆积压的情况,他们组织实施了长途客运班车源头安检、发放进宁车辆安检凭证、发放进宁车辆一日卡3项工作措施,将安检工作外移,层层过滤,既保证了进宁人员车辆安全,又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