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师培训 注重提升整体性专业化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运动员保障和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2014年第二期全国体育系统中级职业指导师培训班”将于8月13日在长春开班。本次培训班,一是推广和普及运动员保障以及职业辅导工作知识和职业指导理念,进一步推进运动员保障和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二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推广对运动员保障工作人员进行整体性、专业化培训的工作模式。
    将有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全国22个省区市体育局共100名运动队的人事干部、领队、教练和负责运动员保障的工作人员聚长春,参加为期10天,以运动员职业转型和职业指导师国家职业资格为核心的培训。该期培训班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联合吉林省体育局主办,由吉林省体育局人事处、吉林体育职鉴站承办,北京中青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协办。
    本次培训班做了专门设计:一是在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有针对性。二是注重基层、注重一线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三是以吉林体育局各训练单位的工作人员为重点进行整体性、专业化培训。四是增加内容、延长课时保障培训效果,便于学员们学得更扎实,记得更牢固。
    职业指导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新型学科和新兴职业,是指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是一门具备完整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的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目录的职业。现在,职业指导已成为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就业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方法。运动员是体育系统和社会的特殊人才,有着其明显的职业特点,其职业转型时也有着其特殊的情况。在体育系统内对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培训,给运动员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对帮助运动员退役后顺利实现职业转型,实现长远的良好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2008年开始,总局人力中心已先后举办了11期职业指导师培训班和2期专项知识培训,培训工作人员达850多人次,培养了近140多名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高级职业指导师和370多名中级职业指导师,逐步把运动员保障、职业转型、职业发展的理念慢慢渗透到运动队、领导、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中去,为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型和长远发展起到一个好的促进作用,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进一步推动了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实际开展。

(季雪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