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健身气功公益性市场化需要双管齐下
2014年,健身气功比赛活动异彩纷呈,亮点众多,举办了多项新活动,推出了多个新举措,受到了健身气功爱好者的欢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对2014年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工作进行了总结。
亮点众多 异彩纷呈
常建平说,在竞赛活动方面,体系已基本完善。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中心派遣代表团出国教学,在以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名义在境外举办大型活动基础上,首创了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健身气功交流比赛。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个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协会组织负责人齐聚安徽九华山,大会包括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系列会议、裁判员培训班、交流比赛、功法展示、科普讲座和技术等级考试等6项主要活动。这些活动将功法比赛交流与文化活动结合,让国际友人亲身感受中国文化。
“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常建平说,此次比赛是由香港马会资助的。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与香港马会合作开展4项全民健身活动,其中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与香港马会合作开展两项活动。除本届比赛外,香港马会还资助了7月在四川都江堰举办的健身气功骨干指导员培训班。目前这项交流比赛已初步确定将至少连续举办三届。比赛拟压缩时间,增加在城市标志性建筑前的大型功法展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技术辅导等,让健身气功爱好者们充分享受健身气功带来的乐趣。
与此同时,在保留全国竞赛功法比赛的基础上,首次在高校比赛中实施了6分钟套路演示。恢复并创新了健身气功站点联赛,通过省区市举办预赛、南北区半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让基层一线习练群众直接参与交流比赛。“站点联赛是2014年完善竞赛体系、丰富竞赛内容的最主要活动。站点联赛的参与者是最基层的站点练功者。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举办了本地区的联赛,通过联赛的举办让各个省区市动起来,举办自己的联赛,极大地推动了健身气功的发展。”常建平说。
2014年继续完善了“百城千村”交流展示系列活动这一品牌。活动历时8个月,从2014年4月到11月,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街道、乡镇、社区都组织了展演,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展演之外,还增加了骨干培训、现场教学、讲座、成果展览等,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进来,共举办了近600场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突破30万。国际活动方面,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二期亚太地区教练员培训班和在比利时创办的欧洲健身气功运动会等,反响都很好。
常建平说,制度建设取得进展。中心先后在健身气功社会功法管理、国内外技术段位制实施、国际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工商企业开展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建设气功站点后置审批等方面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有效推动了健身气功的法制性建设和规范化发展。人才建设取得成效。启动了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拔31名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并于2014年7月和12月举办两期研修班,取得了很好效果。境外推广有了新气象。国际气联会员组织不断扩大,健身气功受到首相政要和各国青年的喜爱。四种功法教材的编写和明目功的编创研究进入尾声。其中,编创明目功将给予广大青少年很大帮助。我们预期,明目功的推广可能会使健身气功习练人口呈爆发式增长。
坚持公益性 推进市场化
常建平说,2015年,健身气功中心的具体工作都是为国家整体目标服务的。按照深化改革依法治国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来看,不能满足现状,将进一步完善比赛交流、人才培养、教材升级、科研等,并推出新功法,国际国内各方面活动也要全面展开。中心将深化改革、依法治“气”,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加强业务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中心将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公益性,保障、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市场。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常建平说,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开发健身气功市场的一片新天地。健身气功不仅仅是满足和保障原有的健身气功爱好者需求,体现公益性,还要面向在职干部、企业管理者、民营企业家等人群,满足他们健身、养生的需求,进一步培育市场。
(李雪颖 耿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