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家考察观澜湖20年耕耘荒野变景区
从20年前一片毫不起眼的荒山野岭,到如今成为深莞唯一一个通过企业生态开发形成的生态永久控制保护区、国家5A级景区、全球低碳生态景区,观澜湖对生态环保的坚持引来了国际环保组织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的高度关注。
2015年伊始,国际可持续发展三人专家组——联合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部部长阿拉布·霍巴拉、美国圣塔莫妮卡市长帕姆·奥康纳和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秘书长吕海峰前来实地考察观澜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措施与成果。1月4日,专家组在深圳观澜湖会所召开了媒体见面会。霍巴拉表示,应将观澜湖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绿色举措推广到世界。
大片大片的草坪、连绵不绝的树林、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4日,专家坐着太阳能球车考察掩盖在绿荫丛中的污水处理设施,穿过由全循环水灌溉的锦标级高尔夫球场,发出由衷的赞叹。1999年,观澜湖在中国最早赢得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全面导入国际环保概念。经过20年的精心维护,观澜湖已将这片荒山野岭变成了生态旅游景区。
媒体见面会上,霍巴拉介绍了这两天在东莞观澜湖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称观澜湖非常注重减排措施,由于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出色举措,如循环使用灰水以及收集雨水进行灌溉,大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观澜湖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向世界推介。
作为当时的评委之一,吕海峰也谈到观澜湖从众多参评景区中脱颖而出的优势,“很多企业是将环保当作口号,而观澜湖却是真抓实干,就如我们这一次考察所见到的,观澜湖处处可见环保。观澜湖的创建者和管理者拥有超前的国际视野,坚持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方向,在荒野上打造旅游度假区,可谓是将腐朽化神奇。”
首次来到观澜湖的帕姆·奥康纳,切实感受到了当年专家组评价观澜湖“环境宜人生态典范,宜居宜游综合休闲”这16个字背后的分量。她称本次观澜湖之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同样以旅游业闻名的圣塔莫妮卡市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早在20多年前就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策略,注重在发展中贯彻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如今,观澜湖共有95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其中乔灌木380万平方米,草皮面积570万平方米,水体面积达86万平方米,人工湖泊45个,种植了100多种树木共757160棵树。观澜湖亦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栖息着超过100多种的野生动物,现已发现的鸟类达50种以上,素有小鸟天堂的美誉;蝴蝶种类近30种,还能看到广东地区一种体型最大的蝴蝶美凤蝶。去年4月,观澜湖还开辟了以“低碳环保生态”为主题的观澜湖生态旅游,是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条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态教育路线,到目前已吸引到逾3000名中小学生前来游览。
3位嘉宾沿生态旅游路线参观了环保科普馆、有机植物园、动植物园、人工湿地及污水处理站等地,考察了球场电脑喷淋系统、太阳能灭虫车等设施,并乘坐太阳能球车来到风景绮丽的奥拉沙宝球场。
这20多年来,观澜湖人一直脚踏实地地践行低碳节能的环保举措。球场每年灌溉的用水量大约在400万立方米,所有灌溉用水全部来自其的雨水收集系统的45个人工湖和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排水系统的再生水。多年来,观澜湖先后在深圳、东莞投资近千万元用于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每年处理污水量达180万立方米,经过处理后达标的废水全部用于球场草坪灌溉。
在能源利用方面,深莞观澜湖大量使用LED灯,每年节电近40万度,相当于减少400吨的碳排放;而海口观澜湖安装了超过18000盏LED灯,每年节电可达320万度。
2013年,观澜湖购置了200多台太阳能高尔夫球车,开始试点运行,成功后将逐渐用太阳能球车替换现有电动球车。伍兹和麦克罗伊曾在世界第一挑战赛中便体验了一把这个低碳交通工具。
吕海峰表示:“观澜湖度假区在空气环境、节能、节水、垃圾处理、减少碳排放等方面达到了全国乃至国外的先进水平。”
(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