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青少年体育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有些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备严重不足,不少学校体育活动流于形式、文化课挤占体育课等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运动量不足、体质下滑问题刻不容缓……不出意外,学生体质、校园足球连日来成为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委员彭小英:教育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为代价

    彭小英委员建议在确保开足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特别是球类技能训练课,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的基础上,增加学校体育经费,依据学生规模进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善中小学体育设施,给学生一个建设完备的体育运动场所。此外,面对近年来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持续上升,她认为做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也刻不容缓。
    在彭小英所在的先锋小学,学校就为学生设置了长达半小时的“阳光课间操”,让孩子们在课间时间,快乐锻炼、轻松锻炼。此外,在学校未来的规划中,彭小英就打算把将要新建的食堂底层,打造成学生锻炼身体的又一块“宝地”。

    委员语录:学生最重要的不是分数,体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把体质放在分数之前,并不是对学生的不重视,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不应该以牺牲青少年体质为代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阿扎提·吐尔逊:在基层设立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阿扎提·吐尔逊在政协会上提交了关于设立新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建议。他介绍,新疆有着良好的足球基础,这里是足球的黑土地。在城市、农村甚至牧区,足球一直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游戏。
    早在2010年的政协会上,阿扎提·吐尔逊就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开展自治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提案,当年9月就得到了批复。从那一年起,新疆青少年足球普及工程开始蓬勃开展,加之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校园足球”项目、宋庆龄足球学校等平台支持,这项散发着正能量的运动,让更多各族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近大自然,为新疆足球的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了解,现在新疆有5100多所中小学,有校园足球队的学校达1000多所,队员有1.1万多人,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有10万多人。2015年,自治区体育局计划建设覆盖地州市、县乡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盘活足球运动资源。
    委员语录:踢足球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足球运动中来,让他们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展示自己。
石家庄市政协委员魏洪涛:为青少年增加校外活动场所
    魏洪涛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目前省会石家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较少、缺乏青年主题公园,而且,在培植服务青少年的社会组织等方面仍存在亟须改进的空间。对此,魏洪涛建议,应为青少年增加校外活动场所,同时扶持青年社会组织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和中学运动场地均较为完善,但在周六日和节假日等休息日,这些场地大部分都不对外开放,致使资源浪费。而周六日和节假日,青少年不在学校的时间里,对于体育健身场所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举例说,目前除省体育场、人民广场等地有低收费篮球场外,其他健身运动场地较少。
    他建议,由规划部门和文体部门共同研究,按照青少年分布比例,在公园、广场、社区内增加针对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校外场地。同时,教育部门在制定合理机制的基础上,将校内场所有限度地对附近青少年居民进行开放。
    委员语录: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青少年在校外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等方面也需要获得普惠性服务。
河北省政协委员常静春:让青少年走近射击运动
    河北省射击项目历来是河北的传统优势项目,培养出了包括蔡亚林、庞伟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运动员,为祖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河北省政协委员、“功勋教练”常静春表示,下一步,要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梯队的建设上打好基础,为在将来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打好根基。
    常静春介绍,射击项目是一项要求准确度极高而又十分复杂的静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视觉、触觉、平衡觉、机体觉、空间知觉、肌肉运动觉必需精密配合,密切协作。射击比赛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心理素质的好坏。“由于现实的原因,射击运动还无法实现普及。虽然很多城市都已开展了射击的业余训练,但参加业训的青少年数量却依旧有限。大批射击爱好者无法从事这项运动,射击运动的魅力也因此大打折扣。”他建议,各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为广大青少年射击爱好者提供了解射击,走近射击的机会,也为发现、选拔射击人才提供一种范围更广的渠道。
    委员语录:为青少年提供走近射击运动的机会,为发现选拔射击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渠道。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