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装甲团新战士 新兵营来了个“武教头”
“少林拳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敏捷,着眼于实用,不练花架子,”近日,笔者走进某装甲团新兵营,看到一群新战士在一起,其中一个个子不高的新战士正在给大家讲解拳术,不时给大家纠正动作,俨然一幅武馆授业的模样。“他就是新兵营的‘武教头’吴雨川,”新兵营教导员廖国光告诉笔者。
通过了解得知,小吴来自山东菏泽,从小对军营便十分向往的他,希望长大后能当兵,可由于体质羸弱,为了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中考时选择了全国最大的塔沟武术学校。塔沟武校是挂靠在嵩山少林寺的学校,是中华练武之人的摇篮。在学校里,小吴半天习文半天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几年下来,小吴的身板已经变得十分壮实,再也不是当年弱不禁风的少年,也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今年8月份武校毕业后,为了圆儿时的梦想,小吴没有去读考大学,而是带着一身武艺立志从军。
“本以为在部队也是舞枪弄棒,没想到天天搞队列。”小吴坦言到,刚来部队时,发现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习了三年武的他在部队没有了用“武”之地。就在他感到迷惘时,班长冉瑞奎观察到他的心思。在一次训练休息时,冉班长特意让小吴出列给大家表演武术。对小吴的表演,战友们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通过表演,小李发现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锄强扶弱,还能给战友代来欢乐,之前的郁闷一扫而光。
“川哥教我练武吧!川哥拜你为师行不?”战友自从见识了小吴的真功夫后,每个人心中的“功夫梦”被瞬间点燃。冉班长看到大家练武的热情这么高,于是破例组成了一个武术兴趣班,让小吴在训练间隙、休息时间教大家练武,渐渐的跟小吴练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便给他取了个绰号“武教头”。
吴雨川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有恒心,锲而不舍。在新兵一连,体能训练小吴一直冲在最前面;队列里,其他战友站久了都左摇右晃,只有他像一棵笔直的松树,没有班长的命令绝对纹丝不动。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每周进行的标兵评比中,他总是榜上有名。一排长刘洋给予小吴很高的评价:“在武校扎实刻苦的训练让吴雨川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他是一块当兵的好材料。”
“快来教我们练拳!”刚站完军姿还没来得及休息,战友们便热情的邀请小吴。“弓步、马步、虚步……”小吴边说边给战友们作示范,那认真劲丝毫不输于正规的教学。在外面就能有很好的发展,为何来当兵?面对笔者的疑问,小吴的回答掷地有声:“在武校,师傅常告诉我们学武是为了精忠报国,我觉得参军入伍就是精忠报国的最好选择!”
(赵东 郭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