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探索项目职业化新路

    本月中旬,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与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

规模空前的新型商业赛事

    即将于明年1月10日在江苏南京开赛的“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1月,赛事各方将依托商业化运作,搭建市场化平台,来推动中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
    在此次签约启动仪式上,记者了解到,“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是一项不同于以往散打赛事的新型商业赛事,它在竞技散打基础上引入膝部攻击,让选手缠抱的可能性降低,有效增强了赛事的激烈程度、精彩程度以及观赏性。而在比赛赛制方面,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从65公斤级到90公斤级共分6个级别,选手将经过资格赛、淘汰赛、积分赛的系列选拔,最终参加总决赛,决出年度冠亚军。
    通过与总局武管中心的合作,“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将从我国1700名注册散打运动员中选拔出近百名选手参赛,这些选手都是近3年来在全国比赛中排名前9位的散打高手,因此这项规模空前的赛事也将云集国内最顶尖的选手。
    目前,已经确定参加此次比赛的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包括亚洲冠军、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男子85公斤级冠军杨元飞,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与冠军赛男子75公斤级季军高上海,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70公斤级亚军肖凯玉,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与冠军赛男子65公斤级季军张腾等。

职业化开启散打新时代

    在此次签约启动仪式上,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硕介绍,此次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武术协会合力推出“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主要是为了加速散打职业化的发展。
    对于什么是职业化,周硕给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说,职业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化,而是依托于职业化选手来搭建市场化的平台。他认为,职业化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打造产品,专业体系的职业化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立足现有的体制格局,引入商业化机制,以选手为核心打造好产品,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第二阶段,职业机制引入,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经纪人和职业化选手的运作机制,选手从优秀运动队运动员逐步转型为职业化选手,相应带来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商业化的经营机制粗具雏形;第三阶段,职业联盟,依托职业机制的发展带动体制的成功转型,从而形成规模性效应才是行业真正的突破。
    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表示,总局武管中心与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的合作伙伴,双方有认知上的共识,同时又各具实力。她认为,这项赛事的合作将是散打项目顺应市场,探索职业化非常好的基石,总局武管中心也将从政策保障、技术支持以及资源保障等多方面重点做好保障和支持工作。张玉萍说,只要做好几个方面,这项赛事就一定会安全顺利地进行下去。

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机遇

    总局武管中心主任张秋平在此次签约仪式上表示,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包括武术散打项目在内的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秋平说,《意见》中指出,推进职业体育的改革,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而“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则是总局武管中心携手合作伙伴和武术界同仁,顺应时代、深化改革、把握机遇,进一步推进武术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
    张秋平表示,总局武管中心和中国武协将一如既往地为武术散打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提供全力的支持和保障,共同为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