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作体系做好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
总局人力中心在体育总局人事司的指导下,在各省区市体育局以及其他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按照“打好基础,搭好框架,宏观指导,典型引路,突出重点,取得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中逐步建立了工作体系。在运动员职业辅导的宏观指导、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基础研究、工作队伍培养、职业转换培训试点、职业指导、运动员就学、就业推荐与服务、信息平台搭建、引进推广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项目和宣传等多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人力中心按照人事司要求,探索和构建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体系、理论框架。形成和推广了运动员职业辅导、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等多个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及总结性材料。加大与地方体育局以及体育系统相关单位的沟通,积极引导地方体育局开展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工作机构建设、新项目探索、培训组织、就业渠道建设等工作。积极利用社会各类机构参与到运动员保障和职业转型工作中来。
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中,加强培训,扩大队伍,开展面向一线工作人员的运动员保障和职业转型专项宣讲培训工作,普及、推广新政策、新理念、新做法、新成果;退役运动员培训工作中,探索、培育和确立了21个适合运动员的职业转型项目,积极与地方体育局以及其他机构合作,举办或扶持退役运动员培训班;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中建立职业指导工作室,积极引进、推广职业测评软件,组织、协调相关专家、运动员代表开展运动员职业指导、心理调适、授课等工作;退役运动员就业推荐及服务中,采取培训和就业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帮助退役运动员走上就业岗位。协调、推进地方体育局与劳动部门和社会企业单位加强联系,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按照总局的部署,中心引进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项目。对外,宣传了中国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开展情况。对内,翻译、引进了国际奥委会推出的《运动员工具包》等项目。
下一步,人力中心将在总局人事司的直接指导下,继续与各省区市体育局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针对全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和各省区市职业辅导工作的实际状况,以帮助退役运动员实现再就业为核心,从运动员入队开始,涵盖运动员在役、职业转换过渡期、退役各个阶段,推动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向更广和更深程度上开展。
(季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