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 勇敢担当:多巴体育训练基地调研心得

  去年,我有幸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的“根在基层·青春担当”——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调研第18团,到青海省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调研。在这段时间里,我参观了青海省体育场馆设施,观摩了运动队伍训练,与运动员交流,并被分配到多巴基地,与基层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处处感觉新鲜和震撼,所见所闻令人印象深刻。

国家利益至上

    多巴基地位于西宁市以西22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的训练基地。自2002年开始,每年7月至8月的环青赛期间,都是多巴基地最忙碌的月份。
     “我最长有21天没回过家!”一名基地接待部工作人员笑言,开始家里人还来电话,问周末全家出游能不能参加,到后来都不问了,我们被家人‘抛弃’了。环青赛期间,百余名基地员工,夜以继日,几乎不眠不休驻守在基地。
     基地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除了保障比赛和训练,自身也有创收的需求,但二者不能兼顾时,他们总是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基地主任刘兴海介绍:“凡是国家队训练时,我们的场馆都是不对外开放的,院内也谢绝参观游览。”为了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基地不计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牺牲。刘兴海的一句话代表了他们的心声:“国家利益至上,那是没什么可说的!”

勇于担当青春梦想

     青春,代表着梦想、勇气和拼搏,担当,意味着责任、坚持和奉献。这次调研中,我结识了一个特别爱笑的蒙古族小姑娘晁娟。她独立、热情,讲话朴实而条理清晰,年纪轻轻却已经是海北市体校的运动员兼执教多年的小教练了。因为基础条件不足、待遇不高,青海体育人才流失现象很普遍,反映到体校这个小环境中,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晁娟的专业项目是摔跤,除了摔跤项目外,她还兼任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教练员。说起今后的发展,她却没有丝毫的悲观:“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们青海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摔跤和射箭,竞走和其他田径项目也特别有优势,我们会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带我们参观时,她指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铜牌得主切阳什姐的照片兴奋地说:“我跟她是同学呢,以前还在一起训练。她得了奖我也特别高兴!”
     青海之行,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品格所打动,他们有的追逐梦想,有的默默坚持,有的面对诱惑仍坚守岗位。他们还很年轻,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们勇于担当,小小的肩膀上承载着家国的梦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将勇敢地承担起责任,造就无悔的奉献青春!

(叶子整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