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金会秘书长座谈会暨高级研修班召开

体育公益事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开班仪式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表示,创办座谈会之初是希望能促进各体育基金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工作中的合作,共同探讨促进体育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公益项目和组织也应运而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很多有过合作的企业也面临调结构或是其他一些困难,对于一部分长期热心体育公益事业的企业,要应如何与他们多沟通,为他们献出的爱心和公益事业进行宣传,更好地发展公益事业,是基金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齐在谈到目前经济形势对体育基金会和体育公益事业发展的影响时表示,以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投身公益的意愿强烈,现在企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如何调动企业开展体育公益的积极性,需要我们调整思路,主动走出去,做宣传和组织工作,让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和我们一起做体育公益。体育基金会作为公益组织要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信息,把热心做体育公益事业的企业联合起来,整合力量,甚至是跨界联合形成合作伙伴,使体育公益事业在新形势下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随着今年9月《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国务院46号文件,体育公益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开展体育公益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型体育活动与公益相结合,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与体育公益相结合,非体育类基金会积极开展体育公益的势头迅猛,体育基金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做好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

课程针对性强 为学员量身打造
   

  体育基金会秘书长座谈会已经开展多年,今年与以往不同,加入了培训环节。在课程设计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打破常规,有所创新,将所有的课程安排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负责。该学院是中国第一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专注于公益慈善高端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凭借专业化的公益慈善研究团队和丰富的培训经验,根据体育行业特点,设计了针对性强、课程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课程。课程从新《慈善法》出台后公益行业概览和发展趋势,到慈善组织战略的制定,再到具体的公益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师资阵容强大,行业学术专家和公益组织从业者联合授课,满足了学员的多方面需求。如此设置,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就是希望参加培训的秘书长能放宽视野,增加相关公益慈善领域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将认识提高到新的台阶,策略更加优化,工作更加到位。
    据悉,课程整体内容总共分为三个模块,逻辑性强,节奏把握适宜。从新《慈善法》的大背景,到机构的战略制定,再到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模块之间不是相互脱节,而是环环紧扣,帮助学员理清了思路,了解发展形势,思考战略定位,明确目标手段。除了模块之间的衔接,每个模块的内容也是精心设计,循序渐进。  
    同时,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可以说是为目标学员量身打造。本次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在25日上午的研讨会中,邀请三家体育基金会负责人进行发言,分享他们在机构发展或项目创新方面的经验,同时表明自身的一些困惑,请讲师进行点评或给出建议。两位讲师在课前了解了全国各地方体育基金会发展概况之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发言内容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解决问题的想法。
    此外,在和主讲搭配的分享嘉宾的选择方面,也是基于对学员背景的分析,如同为“体制内”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运动项目相关的“善行者”和与体育明星相结合的“姚基金”,这些嘉宾的精彩分享为学员从不同方面提供了可借鉴、学习之处。

学以致用 促进体育公益协作发展
   

  在闭幕式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晓表示,今年的座谈会和高级研修班与之前创办的秘书长座谈会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力求推动体育公益平台的建设。今年围绕创新和发展的主题进行,主要针对体育基金会高管的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是从团建——破冰活动开始,而后围绕如何打造体育基金会的影响以及体育公益项目的创新之道来进行。在彭晓看来,此次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学前破冰,先行团队建设,通过两个小时的游戏活动,学员不仅更加熟悉了彼此,很快地变成了一支团队,为后续三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更是收获了可以借鉴到工作上的重要启示,比如突破陈规、创新思维、行胜于言等。二是研修的内容相对丰富,针对性也比较强,体育基金会从2010年到现在发展很快,很多新老基金会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和专业运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这次的研修课程能为大家解决一系列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三是研修的形式新颖,授课讲师既有教授也有专家,有纯理论研究也有实际操作,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也一定程度地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家在案例后的讨论十分积极踊跃。
    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对此次培训班给予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精彩,信息量大,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通过课程的几个模块,从公益行业的现状、趋势、战略规划理论和实际操作,到组织品牌建设、公益项目设计和价值回馈、投资渠道和策略,以及体育行业内外的成功案例学习等,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经验。
    学员们表示,来自学院的两位老师对三家体育基金会代表的发言给出了建设性的点评和建议。这些建议对他们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在师资的搭配组合上,学员们认为,除授课经验丰富的两位主讲讲师外,还邀请到在公益项目领域非常优秀的“实践者”,亲身传递实战经验,借鉴性非常强,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另外,这些参加2016体育基金会秘书长座谈会暨高级研修班的各地体育基金会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成立全国体育基金会联盟,让基金会联盟作为桥梁将大家连接得更加紧密,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他们还希望共同推出体育公益领域的品牌项目,形成品牌效应,全国联动共同将项目推广出去,做到全国都有影响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