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调研 华体助力冰雪发展两规划顺利出台

  从2007年承担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亚布力滑雪场和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开始,华体集团就不断扩大和延伸冰雪领域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从具体冰雪场地的前期策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到后期运营维保工作,从单个冰雪项目到省市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布局,从冰雪场地设施规划到冰雪产业规划,从地市级冰雪规划到省级、国家级规划,华体一直在为中国冰雪事业发展做出努力。
    2015年初,华体承担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的编制工作,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协调组、技术组和专家组全力以赴开展规划编制的系列工作。编制工作初期,编制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本着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工作是规划编制的基础,编制组历时3个月完成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编制组采取多种方式调研了全国31个省市区冰雪运动的开展情况,包括对有关省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全国各省进行冰雪专项问卷调研、对总局内部进行需求访谈、对有关行业负责人进行走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冰雪运动消费者问卷调研等。在调研基础上,编制组完成近20万字全面翔实的《中国冰雪运动现状分析报告》,为规划编制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成员克服困难,及时调整思路,精益求精。在2015年5月框架思路讨论会上,专家提出冰雪竞技内容过半,随后编制组及时调整,缩减竞技内容、增加群众和产业内容。同年7月,在初稿第一次专家研讨会上,专家认为规划整体架构没有与时俱进而被否掉,会后编制组积极吸纳专家意见,及时调整规划框架和思路,历时两周修改完成第二稿,基本确定规划思路和内容。在整个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走访了近百名冰雪领域的专家学者,详细论证了规划的目标、发展导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先后召开了12次专题研讨会、2次省市意见征求、1次全国消费者调研,并多次与相关部委就规划内容进行沟通,于2016年6月底完成规划撰写工作,并上报总局。编制组最终提交了内容完善的规划文稿。
    2016年3月,公司再次承担了《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的编制工作,由于前期工作基础扎实、技术力量充足、与各专题小组衔接密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编制组能够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编制过程中,先后召开7次规划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详细论证冰雪场地设施类型、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场地规划编制中最难确定的是滑雪场建设目标,首先提出雪场数量指标,根据过去十年我国雪场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考虑未来7年内奥运会和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以及现有的滑雪产业格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交通的可通达性等综合因素,确定2022年我国雪场数量不少于800座。其次,考虑我国现有雪场规模、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参照国际冰雪运动发达国家雪场建设经验,确定未来7年雪场建设重点应在提升滑雪场规模、质量和装备水平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增加雪场数量,因此提出2022年雪场雪道面积和雪道长度两个关键指标。综上,雪场数量800座、雪道长度3500千米、雪道面积100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雪场雪道长度4.37千米、雪道面积12.5万平方米。这一数值,相比目前平均值(雪道长度不足2千米,雪道面积不足6万平方米)有很大提升。
    在冰雪发展规划研制完成后,华体还承接了河北和内蒙古等省市区冰雪规划相关工作。目前冰雪相关业务已经成为华体的重点业务之一,未来华体将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推全国及各地冰雪产业、冰雪场地设施的发展,为普及冰雪运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