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体育游戏 跳皮筋·跳出童年的欢乐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这是五零后母亲最难忘的跳皮筋歌谣。跳皮筋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同样是儿时最爱的游戏。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下课铃一响,大家都冲向操场,通过“手心手背”的猜拳方式,决定由谁来撑皮筋,剩下的人自动分成两拨。大家都会默契地很快达成一致,因为课间的十分钟是十分宝贵的。有时候班上的男生还会很人性化地来帮忙撑皮筋,这样就能“解放”两个人加入到跳皮筋的行列。
跳皮筋的技艺需要多玩、多练。印象中有的玩法是比拼弹跳高度,皮筋的高度从撑皮筋人的腰提升到胸、再到脖子,甚至到眉毛等,看谁蹦得高、勾得好;还有的是比拼脚下的细腻,从撑皮筋人的双脚脚脖子到双脚脚踝的宽度,再到单脚脚踝等,两根皮筋的间隙越来越小,有时做完一个动作需要十分耐心地蹍开两根皮筋,才能完成只踩其中一根的标准动作。有人细心起来能蹍上半分钟,边上的人都跟着着急。
跳皮筋比赛的方式可以是“单挑”和集体赛。我们更喜欢集体赛的方式。大家逐一做动作,做错动作的自动退出,最终顺利完成全部动作的人可以再跳一遍,“救活”已经退出的队友。如果在拯救队友的过程中做错动作,两人都退出比赛。最终看哪个队伍能最先完成所有高度和难度的成套动作。记得小时候喜欢争做带领全队跳皮筋的那个人,这个人很关键,不能出错,要带好全队,很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