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运天津打造亮靓丽城市完善保障
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在即,记者在8月25日下午举行的组委会第四次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将以亮丽的市容迎接全运会的到来,各项综合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将为赛事圆满顺利举行奠定良好基础。
全运会组委会市容环境部副部长翟千德介绍说,为做好迎全运的环境保障,天津市共整修街道110条、2900余栋建筑,形成了奥体中心、全运村等10个亮点地区和卫津路、黑牛城道、洞庭路等26条精品道路,同时还对城际铁路两侧建筑进行了整修,全面提升了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天津市已完成新建、提升绿化面积1742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78.78万株;对全运会比赛场馆周边、道路、河道沿线绿化进行改造,实施道路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改造街头街心绿地;新建、提升10座公园的绿化面积。同时,在全运村、奥体中心等重点地区及重点道路安排摆花,色彩明快、疏密有度、合理点缀,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翟千德告诉记者,奥体中心、海河沿线和天津市重点道路的夜景灯光建设、改造和提升也有诸多新亮点,例如东起卫津南路、西延南翠屏公园、北依宾水西道、南靠快速路的奥体中心夜景灯光建设覆盖面积达3平方公里,采用了4G无线传输技术,实施智能联动照明控制,将场馆周边围合的18栋高层建筑群夜景灯光组合控制,形成联动照明效果。海河沿线夜景灯光改造提升秉承“金色海河、流光岁月”的设计主题,充实完善岸、绿、楼、桥四大景观元素,采用联动照明技术,建设摩天轮等节点的联动照明,以及狮子林桥动感水幕照明,打破平淡、形成动感、震撼的水系夜景效果,为市民游客增添新的观光休闲景点。而道路夜景灯光等围绕26条重点道路综合整治,全面建设、提升全运村、文化中心、天津站、鼓楼、小白楼、五大道等重要景观节点,丰富层次、串点连线,形成城市道路夜景灯光网络。
谈到本届全运会综合保障工作时,组委会综合保障部部长邱振刚介绍说,本届全运会的综合保障工作充分借鉴第十二届全运会、杭州G20峰会、东亚运动会等国内大型活动保障经验,制定各项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目前天津市已有20多个部门或单位的数千人参与综合保障工作。组委会综合保障部为每个赛事保障点都量身订制了专项保障方案,做到了“一馆一方案”。
针对赛事期间的公共交通情况,邱振刚介绍,8月27日全运会开幕式当天,天津市50条骨干公交线路和地铁1、2、3、6、9号线全线网均将延时运营至24时。全运会期间,天津公交将增投10%运力,提前执行秋季运营计划,骨干线路最密间隔达到6分钟。50条赛场周边公交线路和50条市区二级衔接公交线路,将实行延时加密运营,运营间隔不大于12分钟,并安排了100辆应急公交车随时待命。
邱成刚说,7月28日起,组委会综合保障部就已开始向每项赛事、每个场馆提前7天提供逐日滚动预报,提前2天提供逐6小时滚动预报,提前1天提供逐小时滚动预报,遇有突发天气,实时发布预警信息。从8月25日开始,组委会综合保障部向彩排和开幕式提供逐小时滚动天气预报,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开幕式当天可能降雨,组委会综合保障部正在密切监控,建议开幕式导演组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雨措施。此外,对于开闭幕式和对天气敏感的赛事,还将派出气象专家团队及移动气象保障车到现场开展气象监测,提供实时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