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定规划大力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任务,提出了“五中心一枢纽”的发展路径。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硬件设施要求,着眼于承办综合性大型赛事和国际顶级单项赛事需要,按照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特别是东进发展战略,拟以“一城两区多点”实施整体布局,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启动核心场馆规划建设。

    成都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共将规划34个体育赛事场馆。其中明年开工建设的天府奥体城,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按照“山水城共融”理念,规划形成“核心区、水上运动区、山地运动区”三大奥体功能板块。其中,核心区约12平方公里,集中布局主要场馆形成赛事场馆组团,并结合成都体育学院、城市副中心打造竞训及产业配套组团,形成产城融合的整体格局和“一心三组团”的功能布局;水上运动区约40平方公里,依托三岔湖核心资源,打造水上运动中心及沙滩排球场等运动场馆。山地运动区约33平方公里,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山地自行车赛道、国家级健身步道、小轮车场等,同时满足赛事观光、健身娱乐、体育旅游、体育培训、康复医疗等消费功能,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构建核心支撑。

    按照规划,成都市将于2035年建成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串联城市功能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市域五级绿化体系以及公交、轨道站点、文化旅游设施,基本覆盖全市域。规划中的天府绿道将具有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旅游、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当前,全市已建设各级绿道线路613公里。

    按照打造国际赛事名城中期目标,成都市体育部门制定了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根据计划,2018年至2020年该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将达到67个,其中力争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5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的赛事达40%,重点打造足球、网球、篮球、乒乓球和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此外,2021年至2025年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将达81个,力争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6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45%。而从2026年至2030年,国际体育赛事将达到108个,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75%,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50%。届时天府奥体城核心场馆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都将争取举办青奥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或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