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师——冬奥会冰壶比赛中的重要角色

  冰壶比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人们的目光无不聚集在运动员和快速移动的冰壶上。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冰壶馆的角落里,有一个人正在密切关注着这4条赛道。
  他是被称为“制冰大师”的汉斯·乌瑟里希,平昌冬奥会冰壶比赛场上平整光滑的冰面就是出自他之手。
  今年60岁的汉斯从事制冰工作多年,依然保持着严谨进取的态度,“就像场上的运动员一样,你必须有出色的表现,否则你就会被淘汰出局。”平昌已经是他服务的第三届冬奥会,“我仍然很紧张,这很正常。如果你不是这种感觉,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制冰师。”汉斯说。
  冰壶比赛的冰面是使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主要因素。制冰师的技术至关重要。每一场比赛前一小时,汉斯就开始了他精确的例行公事。“在冬奥会所有的冰面制作中,冰壶场地可能是最难的,因为影响冰壶运行的因素很多,从水质到气温、湿度等等。”汉斯说。
  冰壶比赛对冰面光滑度和角度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冰球比赛中,如果冰面存在十分之一角度上的误差并不会对球员的快速滑行造成影响,甚至运动员可能都感受不到。但这个误差若是在冰壶比赛的冰面上,就会造成非常大的不同。冰壶运行的线路很窄,而且要精准实现运动员的目标。
  每次制冰时,汉斯会先开着制冰车平整冰面,然后在冰面上喷洒水雾,每一颗水珠通常在2到3毫米大小,这些水珠遇冷凝结成冰粒,被戏称为“鹅卵石”。“所以冰壶并不是在冰面上滑行,而是在这些“鹅卵石”上滑行。这就是为什么冰壶可以快速滑行的原因。”汉斯解释说。
  他还透露,为了避免冰面上的冰颗粒很快被磨平,保证冰壶在滑行过程中不偏离既定路线,通常会喷洒两次水雾。
  冰壶制冰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是保持恰当的冰温,这个温度在江陵冰壶中心是零下5摄氏度。汉斯说:“过去,冰球只是一种户外运动,但是冰壶馆里布满灯光、摄像机,还有很多观众,这些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温度太高,冰壶就不能正常滑行”。
  在18日的比赛结束之后,中国队主教练谭伟东就表示,这场比赛在边区赛道进行,因为靠近观众区,温度、湿度产生的变化让冰面状态非常特殊,造成中国队员在读冰时不是很精准。
  冰壶是一项精准的运动,正是因为对冰面的依赖比较大,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旦表现不理想,第一个反应是抱怨冰面,制冰师首当其冲会受到质疑。但是此次平昌冬奥会运动员们普遍对冰面意见不大。开赛前,当中国选手被问到对冰面的感觉时特意提到,“制冰师是汉斯,就是那个经常给世锦赛制冰的,他制的冰我们很熟悉,也很适应。”但是谭伟东也表示,即使是同一个制冰师,在不同场地上制出的冰面效果也是不同,因为外围干扰因素很多。不过江陵冰壶馆的冰面的保持度和一致性还是不错的。
  比赛还在进行,汉斯的紧张也在持续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