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来体育局局长陈泽华助力人才培养

    认识陈泽华的人无不被其执著、热情、干练和浑身透射的人格魅力与独特气质所感染,正如“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她凭着对惠来体育事业的热爱,克服各种困难,不断突破发展瓶颈,默默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挥洒着汗水与辛劳。
    陈泽华2008年接任惠来县体育局长时,县里连一个像样的体育训练场地都没有,一穷二白,发展体育事业既缺少资金,又缺少专业训练人才。为改善惠来县体育场地设施落后的面貌,让全县青少年享受到良好的阳光体育活动,陈泽华不惜“磨嘴皮、走脚皮、厚脸皮”,千方百计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并通过多方筹资,把县人民广场面积约10000平方米改建为惠来县全民健身广场;在县本级财政乏力的情况下,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了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惠来县体育局羽毛球训练馆,2017年投入使用;协调、督促、指导成立了惠来县粤东中学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惠来县仙庵中学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广东省惠城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创造良好环境和服务平台。
    近几年,惠来县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在陈泽华的倡导组织下,惠来县体育局积极采取“企业搭台我们唱戏”的做法,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象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青少年体育活动、比赛,累计约40多场次,既丰富了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也提高了青少年的参与度。为推动校园足球在惠来县的开展,她主动联系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体育教师、热爱足球的教师举办了4期校园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00多人,有效地推动惠来县校园足球工作的发展。
    注重依托品牌效应,树立羽毛球强县形象。2017年,惠来县羽毛球业余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升格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全国20所单项重点“基地”之一,而且是全省唯一一所单项重点“基地”。为强基固本,不断培养和向国家、省、市输送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陈泽华全力保证运动员、教练员日常训练经费需求,保障常年开展羽毛球业余训练工作。
    人才效益和人才质量凸显,为省、市体校输送了17名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有2名队员被省队吸收转正。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傅海峰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羽毛球男子双打冠军,蝉联奥运会男双冠军。在揭阳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学生运动会羽毛球项目比赛上,该项比赛的18块金牌一一被惠来县收入囊中。为推进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惠来县坚持以羽毛球体校为“龙头”,建立了击剑、乒乓球、武术、象棋等训练网点,优势互补,有效推动后备人才质量的提高,2016年向省体校输送击剑运动员1名,代表揭阳市参加广东省青少年击剑、武术散打锦标赛也多次获得优异成绩,为实现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证。
    陈泽华自2008年担任惠来县体育局局长以来,不忘初心、心系体育,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谱写了一个又一个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