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教练刘威:想与“根”连在一起

  直到现在,刘威回忆起三年前申冬奥的景象,眼神中依然流露着兴奋与激动。2015年的刘威刚回到中国一年多,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世纪星滑冰俱乐部工作,谈起回到中国的初衷,刘威说:“想借助冰雪为祖国做更多事情。”

  现如今已加入加拿大国籍的刘威有两个“根”,一个是祖国,另一个便是花样滑冰。刘威的母亲李红曾是中国第一批花样滑冰运动员,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批冰舞教练,刘威也自幼练习冰舞,还曾入选国家队,退役后的他1994前往加拿大,一边开办牙科诊所,一边进行花样滑冰教练工作,这一去便是20年。


  2014年,北京申冬奥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带着对“家学”花样滑冰的热爱和为祖国的冬奥会出一份力的信念,刘威选择回到中国。回国后的刘威进入世纪星滑冰俱乐部做运营工作,他把加拿大的先进理念带回到国内,为中国冰上行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从业三年,也是申冬奥成功三年,刘威切实感受到了冬奥会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有一个数据你可能不信,全国六成的商业冰场在南方,如果没有冬奥会,没有北冰南展,这种景象不可能出现。”刘威说:“记得福州冰场开业的时候,现场有将近600人上冰,这样火爆的场面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


  在这三年里,刘威也转换了身份,现在他已经成为雪族科技CEO,为全国的合作雪场和冰场提供信息化服务。“这也是冬奥会带给我的变化,以前在滑冰俱乐部更多的是为所属企业作贡献,现在作为冰场和雪场的服务商则是为整个行业提供帮助,帮助促进中国整个冰场运营模式的进步。”刘威说道。


  北京申办冬奥成功的三年里,为许多人带来了变化,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身处冰雪行业的刘威感触最深,“如果没有冬奥会,我可能现在还在加拿大一边从事牙医工作一边教花样滑冰。现在我希望能通过冬奥会,让我和我的祖国联系到一起。”(转自8月6日《中国体育报》1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