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体育事业多维发展工作纪实

    在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版图上,衡阳人曾叱咤风云。这里走出过奥运中国女子第一人李森、体操王子李敬、世界冠军凌洁、奥运三级跳中国第一人董斌……
    继往开来,衡阳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不曾懈怠。近年来,一路以奔跑之姿“翻山越岭”,竞技体育的高度、高级赛事的热度、全民健身的广度……都不断树立新的标杆。体育,已然让城市更阳光,让衡阳更聚光,让市民更荣光。
    体育衡阳,永不止步。

高度:冠军基因代代相传

    1949年以来,衡阳籍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金牌近200枚,全国比赛金牌近1000枚
    8月21日晚,在雅加达亚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决赛中,不满20岁的衡阳选手骆宗诗以6比5险胜韩国选手李爱伦夺得金牌。这是中国跆拳道队在亚运会历史上的首金,也为亚运湘军力拔头筹。
    同一天,中国女子水球队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击败中国香港队,以五连胜的成绩获取冠军。队内选手郭宁来自衡阳。
    体育大赛衡阳冠军榜单上,再添新人。
    事实上,在竞技体育界,衡阳一直“金光熠熠”,冠军基因在衡阳体育健儿身上代代相传。
    “女跑王”李森,从衡阳“跑”至德国柏林,成为奥运女子第一人;体操王子李敬,六获世界冠军;中国女子体操队前队长凌洁,结束中国体操女队两届世锦赛未获一金的历史;“天才棋手”罗洗河,让韩国李昌镐走下神坛;廖雅丽,夺得湖南省游泳项目全运会第一块金牌;董斌,创造了中国田赛历史,成为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男子三级跳远奖牌第一人;陈克多,勇夺2018年射击世界杯男女混合气步枪冠军,刷新了世界纪录。还有柴飚,刘玉香、何敏、刘贺瑞、唐飞虎、李俊……
    据衡阳市文体广新局统计,1949年以来,衡阳籍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金牌近200枚,全国比赛金牌近1000枚。
    衡阳竞技体育树高千丈,源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丰腴沃土。
    近年来,衡阳市出台了《衡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优秀运动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多途径引进优秀教练员人才,公开招考教练员8人。
    衡阳是全国田径之乡,游泳之乡。衡阳市以市体校、市游校两所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舞活业训工作。将市体校纳入义务制管理学校,市政府每年补助经费210万元,每名在训运动员均享受国家四类灶补助。
    去年天津全运会上,衡阳市体校为湖南代表队贡献1金2银。多年来,向清华大学、国防科大、武汉大学等名校,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输送学生1000多人。市游校在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成绩一直位居湖南省第一方阵,跳水项目被誉为“梦之队”。
    夯实基层,带动“龙身”,激活“龙尾”,构建完善的业训工作网络。21个“一县一品”工程,54个“一校一品”基地,21个学校及幼儿园项目网点,3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如块块基石,筑牢衡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大厦。本届湖南省运会周期(2014-2018),衡阳通过绿色通道,公开招考引进优秀教练员人数排名湖南省第一,向省专业队、省体校输送运动员的人数排名湖南省第一。

热度:高级赛事青睐雁城

    承办高级体育赛事,衡阳有条件,衡阳和衡阳人也有需要。近年来,国家级、国际A级赛事均落地衡阳
    2016年5月14-16日,国家女篮四国赛第二站在衡阳成功举办,中国、捷克、黑山、新西兰四国国家队女篮捉对鏖战数场。
    这是衡阳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国际A级赛事。
    此前,衡阳牛刀小试,先后主(承)办过中国羽超联赛、中葡国际男篮对抗赛,为这次赛事的成功举办积累了相关经验。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高级体育赛事爱上雁城衡阳,背后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近年来,衡阳的体育设施日趋完善、高端,多渠道、多元化投资30亿元,新建和改造体育场馆27个。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推行体育改革以来,衡阳开门融合办体育,坚持主导、引导、指导,吸引社会力量进入体育行业,融合旅游、文化、商业等各类资源,与梦东方旅游度假区、滨江新区、连卡福商业广场、金钟集团等公司合作,发挥“体育+”的作用,建设了一批场馆,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活动。于2010年竣工的衡阳市体育中心,被中国田径协会确认为国家级一类田径场地,具备承办全国各种级别田径比赛的能力。其多功能体育馆的先进、完备性更是冠绝湖南,在全国地市级同样屈指可数,完全达到承接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国际A级赛事的标准。
    事实上,国家女篮四国赛是中国女篮的练兵之战。衡阳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张衡安透露,中国女篮备战奥运落选赛,一站早已选定内蒙古锡林浩特,另一站衡阳在全国众多竞争者中最终胜出。某种程度上,良好的场馆条件正是衡阳敢于参与竞争的重要前提。
    承办高级体育赛事,衡阳有条件,衡阳和衡阳人也有需要。
    即便撇开赛事本身,四国女篮对抗赛的举办,对衡阳城市品位、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三天的比赛,CCTV5连续直播、录播,“中国·衡阳”首次频频亮相拥有超高人气的央视体育频道。借助电视媒介,以及各大门户网站,衡阳之名进入全国成千上万观众的视野。
    当然,衡阳的体育迷们是最大的赢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衡阳人对高档次体育活动的追求如饥似渴。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国际篮球赛事,点燃了衡阳人满满的幸福感。衡阳市文体广新局一名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在每晚比赛之前,经常会有球迷赶到体育馆外询问是否还有门票。
    有了良好的开端,越来越多的高级体育赛事青睐衡阳。
    2017年5月,衡阳首次承办国家级赛事——全国蹦床锦标赛暨第十三届全运会蹦床预赛。奥运冠军陆春龙、何雯娜亲自站台,义务讲解。一时间,大街小巷兴起了蹦床热。
    2017年,衡阳市承接了第十届中韩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7月,衡阳市80名青少年运动员赴韩国蔚山开展了为期7天的中韩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11月韩国80名运动员来衡阳进行回访。两国青少年运动员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3个项目开展联合训练和正式比赛。
    2017年12月,姚明篮球改革新政推出的首届CBA俱乐部预备队比赛落户衡阳。来自7支CBA俱乐部预备队在7天时间里奉献了21场精彩比赛,为球迷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正如女子篮球四国赛上一名叫肖罕珍的球迷所说,只有到现场,才能感受到大家释放的那种热情。对衡阳球迷来说,在家门口看一场精彩的赛事,是心灵上的极大满足和享受。

广度:全民健身火热蒸湘

    全市所有社区、村实现健身路径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每年组织的大型群体竞赛和表演活动达30次以上,直接参与人数年突破15万人次
    8月26日傍晚,家住衡阳市高新区愉景湾小区的王栋国来到与小区一路之隔的蒸水风光带,把安设在这里的健身器材几乎都体验了一次。
    自从退休后,这里是他晚饭后最喜欢的健身休闲场所。“既方便,环境又好。这是以前想象不到的全民福利啊!”
    近年来,衡阳市按照“健康中国”建设要求,以体育惠民为宗旨,大力倡导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推进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组织服务、活动赛事“三个全覆盖”,不断丰富群众体育内涵,提升幸福指数。
    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市目标,相继制订出炉《衡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衡阳市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吹响了全民健身的集结号。
    目前,衡阳市城区累计安装了2.3万余件室外健身器材,完成了100个规范化健身辅导站建设,“10分钟健身圈”日益完善;在农村3665个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了30余个示范性乡镇体育工程。全市所有社区、村实现健身路径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不仅是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组织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更是衡阳多年传统。
    元旦环城赛跑是衡阳的传统群众体育活动,到今年已延续了60年。元旦“跑”进新年,已经成为几代衡阳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年都会吸引数千市民参加,围观者更是数万计。
    与元旦环城赛跑同样享誉衡阳的,是足球、篮球、气排球三大球联赛。三大球联赛多年前发轫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年,衡阳市政府因势利导,正式将赛事“扶正升级”,打造衡阳市首届三大球联赛。比赛从今年3月持续至12月,126支衡阳人自己的球队,将在每个周末为市民带来共计1222场精彩赛事。
    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节点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可谓衡阳特色。除了元旦环城赛跑,大年初一冬泳横渡湘江、春节徒步大拜年、元宵节龙狮迎新春、庆3·8妇女儿童趣味运动会、8·8全民健身日、重阳节敬老登山活动等,都是衡阳多年群众体育保留活动。衡阳每年组织的大型群体竞赛和表演活动达30次以上,直接参与人数年突破15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
    除了设施和赛事,体育服务也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衡阳市以市体育总会为龙头,依托35个市级体育协会、118个县(市、区)体育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动群众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并组织90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广大体育志愿者,就近开展体育服务、组织活动赛事,实现群众体育组织服务和活动赛事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衡阳体育人口已达35%,全民健身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衡阳,这方大雁流连的钟毓灵秀之地,传承着勇敢的基因,正迸涌着磅礴的力量,澎湃着运动的激情和豪迈。(转自8月31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