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少队冰球选手秦盛铭:幸运的开球少年
2018年6月,在天津体育馆的球员休息室内,秦盛铭与队友们正在为即将开始的一场冰球友谊赛进行着赛前紧张的准备。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友谊赛,因为中俄两国的最高领导人前来观赛。而秦盛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在领导人面前开球。
“我觉得我很幸运,我们是从国少队中抽选出来参加这次友谊赛的,因为俄罗斯派出的开球队员个子比较小,我的个子和他差不多,所以被选中了。”秦盛铭对此轻描淡写地说。
出生于2005年的秦盛铭是北京市二十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7年前,只能在小区里练习滑轮的秦盛铭很羡慕滑冰的小朋友,恰逢家附近的商场里开了一家冰场,兴奋的他在开业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租了一双冰鞋开始滑。尽管有一些轮滑基础,但初次上冰的秦盛铭还是摔了不少跟头。之后一段时间秦盛铭兴致来了就去一下冰场,在冰上随意滑行,再学学其他人滑的样子,他在滑冰初学者阶段十分轻松惬意。真正开始练习冰球是在“触冰”一年多以后,秦盛铭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穿冰球装备时的心情:“拿到装备之前是兴奋和激动,穿上之后发现比想象的要重很多。”
从俱乐部替补到首发,从校队到海淀区队再到国少队,秦盛铭所登上的舞台越来越大,但其中的苦与累却只有自己知道。“我在得知被海淀区队选中时非常惊讶,因为我对自己在校际联赛中的表现并不太满意。”秦盛铭得知被选中的惊讶还来源于身高的困扰,尽管生活中他的身高已经高出许多同龄人,但在一米七以上队员林立的冰球场上,才过一米六的他就显得不起眼了。“虽说我所在的后卫位置对身高的要求没那么高,但这项运动体格高大很占优势。他们都发育得比较早,所以我有些吃亏,但在速度方面我比较有优势。”
尽管年岁尚小,对于未来的规划还不清晰,但面对学业压力,秦盛铭依然不愿放弃冰球训练。“以前是一周训练四五次,现在作业比较多,一周只能两到三次了。冰球已经陪伴我7年了,放弃的话我会不舍得。”冰球对秦盛铭的影响在方方面面,和现在开朗善谈的样子不同,小时候的秦盛铭内向不愿说话。“因为冰球是集体项目,需要和别人交流才能配合,尤其是我们在集训的时候需要一起吃饭训练睡觉,遇到问题要一起面对,所以我慢慢地开朗起来。”
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过去近半年,小小开球少年的生活依旧被学习与训练包围,他依然执着地追寻着7年前初遇冰球时的梦想。(转自11月12日《中国体育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