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运动员职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近日,以共商、共议、共享、共建、共同关注并推进我国运动员职业发展为主题的运动员职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在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举行。总局人事司、竞体司、青少司、科教司、机关党委、人力中心、基金中心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总局部分运动项目中心、单项协会代表以及来自地方体育局,体育人才中心、院校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设置了运动员保障项目承办单位介绍项目进展和工作思考、运动员职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总局职能部门工作进展介绍以及分组研讨等环节,聚焦运动员职业发展。会议分别听取了总局人事司、人力中心、基金中心、运动员发展保障项目相关承办单位有关工作的进展汇报,以及来自河北省体育专业人才管理中心、黑龙江省运动员人事保障中心、福建省体职院、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等地职业指导工作室的代表发言,了解了职业指导团队的工作进展和相关需求,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运动员职业发展工作,如何更好发挥职业指导师和职业发展顾问团队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新时代做好运动员职业发展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加强谋划、抓好落实。一是“怎么看”,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运动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掘运动员这一人力资源富矿,做好职业发展工作,可以经过各方努力达到多方共赢。要抢抓新机遇,解放思想,工作上层次、上水平;要强化问题导向,加强调研,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二是“怎么办”,要改革创新,整合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鼓励地方体育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借助专家学者,做好理论研究,寻求理论支撑;鼓励、引导社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主动对接,搭建平台。要打开思维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前移关口,主动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三是“怎么做好”,要以体为本、长有所用、兼及其他,鼓励、引导运动员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优势,在本体领域就业、创业;要完善保障,聚焦发展,保障要到位,发展不缺位;要建智库,借外脑,提高顶层设计的能力;要用好“互联网+”,从“体育+”切入“+体育”,提高工作效率,助力运动员高质量就业转型。
据了解,2018年,总局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推进运动员发展保障工作,除今年继续编印5本运动员职业发展读本之外,还完成了运动员职业发展大纲的编制工作,并计划转化为教材。此外,持续更新网络学习平台的课程,对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工具包进行了翻译更新,力求为运动员提供国际运动员职业发展理念以及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
在工作创新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升级了运动员就业服务项目“繁星计划”,开展了“启创未来,一路有我”主题活动,并启动了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相关管理办法的拟定工作,为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更大力度的保障。近期,相关职能部门还共同组织开展了运动员发展保障宣讲调研工作,深入基层、走到一线,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了解一线需求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力求补齐运动员发展保障的短板,为精准保障和精准施策做好基础调研工作。(转自11月13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