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运会寻找上海体育的“未来之星”
寻找上海体育的“未来之星”,是上海市运会的重要内容。300位来自全市16个区代表团的小运动员从三万余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未来之星”称号。他们有着骄人的竞技水平,更有端正的品行;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也是上海体育的下一个“小姚明”“小刘翔”“小王励勤”。
“未来之星”是一群体魄强健、战绩优异、头脑聪慧的好少年。
要成为未来之星,评选的硬指标不简单:
文化成绩良好,参加市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测试成绩合格。竞赛成绩优异。要在市运会上拿到冠军(集体球类项目为前两名主力队员);在市运会个人项目决赛中超、创、平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或已达到一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可以优先提名。
细数“未来之星”:夏小雨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这名曾获全国花样滑冰少年系列赛亚军的冰上佼佼者,这次市运会代表浦东队伍出战,如愿以偿获得女子B组自由滑第一名。和她一样,还有很多上海的花滑高手也正逐步登上全国花样滑冰赛场,开始创造好成绩;
14岁的段宇是一颗闪耀的“未来之星”,目前他已成为国家跳水队队员。在上海市运会跳水(青少年组)比赛中,段宇为黄浦区获得了三枚金牌。随后在2018全国跳水锦标赛中,段宇和队友陈芋汐共同夺得了男女混双冠军。市运会跳水赛场的“三金王”一跃成为全国冠军;
杨浦区女子手球运动员薛乐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未来之星”,这位女孩不仅夺得了本届市运会手球女子B组冠军,还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钢琴达到十级水平。在球场上遇到压力时,薛乐怡的减压方式是为自己弹奏一曲《茉莉花》,可谓是文体全能;
作为运动员代表开幕式宣誓的陆佳雯,16岁已经有1.82米的傲人身高,还问鼎过今年的全国少年锦标赛。“我将更远大的目标,放在心底里,现在还是脚踏实地,努力训练每一天。”
“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一位体育老专家认为,“这样的奖项是一个舞台,能激励更多参加业余训练的孩子和普通在校学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排球名将诸韵颖说,少年强则国强,体育不仅仅学到一项技能,更多的是品格教育和素质的养成。当真正有一天进入到社会后,我们不畏艰险,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才是体育真正魅力。(转自11月16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