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新招

  “在岩壁上,要注意平衡,一定不能慌。”日前,在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国家攀岩集训队(重庆)训练基地内,付家豪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常规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做准备。在他身旁,其余34名攀岩选手正分组进行训练。
  作为一名攀岩新人,18岁的付家豪曾代表重庆在2018年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上夺得难度、攀石冠军。“希望能通过努力,在二青会上夺得奖牌。”付家豪说。
  “付家豪并不是重庆人,他能代表重庆出战,主要得益于我们大力实施的‘引进来’战略。”九龙坡区体育局局长马红兵介绍,“在引进外地优秀人才的同时,我们更重视本土人才培养,攀岩队其余的30名运动员,完全是通过全市跨项选拔方式层层筛选、淘汰,最终组建了这支国家攀岩集训队(重庆)。”
  据介绍,九龙坡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体育“1+5+1”行动计划(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备战、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基础设施振兴,智慧体育政务惠民平台建设),以组建国家攀岩集训队(重庆)为契机,引进了包括付家豪、马自达等在内的5名高水平攀岩运动员,力争在二青会和2021年全运会中取得佳绩。
  在杨家坪中学,每天下课后足球、田径、乒乓球校队的同学们便开始了训练。这些小队员都在校住训,按照正常课程表上文化课,下课后进行训练。以足球队为例,孩子们一周5练,周末进行教学赛。
  也是在这一时间,朱毅育龙游泳俱乐部的泳池边,孩子们已经换好了泳衣泳帽在水中练习。“小一点的孩子从下午4点半训练,大一点的5点半开始,都是放学后过来训练。”曾经的亚洲纪录保持者、“亚洲蛙王”朱毅,如今带着一批又一批跟自己一样热爱游泳的孩子进行训练。朱毅说,从2003年开始,每年有200人左右在这里接受专业训练,累计为重庆培养出一级运动员60余人。
  在九龙坡区,这样的队伍和体育人还有很多,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进校园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承办运动项目、运动队、青少年赛事等,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服务制度。目前,九龙坡区已有攀岩、空手道、游泳、国际象棋、围棋、跆拳道、射箭、拳击等10余项运动是由社会俱乐部参与共同建队。
  九龙坡区在77所中小学建立了52个体育训练基地,在社会俱乐部中建立了10个训练基地,并加强尖子运动员管理,建立尖子运动员名册,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升学、训练、参赛等优惠政策,确保了优秀人才不流失,积极为上级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九龙坡区注册在训运动员1454人,尖子运动员211人。(转自6月4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