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必达——高效高质让运动会会刊更精彩

  ​9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落幕。近万名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运动健儿齐聚郑州,一展风采。由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主办、中国民族报社独家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刊》,以全面、详实地报道,而广受好评。

  9月13日,在“金雅昌”印刷厂车间,中国民族报副社长李晓东拿着调整了9次后出来的版样,在白炽灯下仔细审定后,拍板付印。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后,李晓东带着他的团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遵循会刊日报的规律,其印刷工作只能放在夜间进行。等报纸版样传到印刷厂,早则凌晨12时,晚则凌晨四五时。上机印刷前,对色调整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晚上的灯光与白天的日光有很大不同,要确保在印刷效果上达到最佳,就要经过反复调整。工作时间紧张,但是调色工作必须锱铢必较。

  “各族同胞心系运动会。会刊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运动会,包括火炬传递、开幕式、比赛项目、表演项目以及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均大量采用图片做最佳视觉表达,因此会刊上图片多,对印刷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晓东和他的团队,是会刊的“守夜人”,需要随时对图片进行颜色校准,不能有丝毫疏忽。

  会刊是运动会所有人的新闻早餐,也是裁判员、运动员和各团团员了解感知运动会进程的重要渠道。在他们比赛出发前,送达他们的驻地是保证他们阅读的重要环节。两个领导驻地酒店、30多个代表团驻地、9个比赛场馆,要克服早高峰交通压力、人员缺少的困难,保证会刊在10时前全部送达是一大挑战。怎么办?“对着地图细细规划,我们的路线方案分A/B计划。路线分成3条,同时送出。我们提前把路线跑了好几遍,每次都计算时间,找出用时最短的那一条。”论起对郑州主要干道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其拥堵状况的了解,后勤发行保障组组长李冰如数家珍,已经能算上半个郑州人了。

  一张张精美的会刊在手中展开,信念与付出同步,团结与绽放同频,盛会、盛世在字里行间书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