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培育排球新人

  一走进陕西省榆林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楼,就能被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在这所为当地省市乃至国家运动队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运动员的基层体校里,探索如何通过体教融合模式推动当地体育事业新发展,成为几代榆林体校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共同的课题。
  榆林体校的校史馆里,一幅老照片引人入胜。画面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成立的榆林体校男子排球队的小运动员们正在操场上进行激烈的排球比赛。榆林体校校长陈东义介绍,榆林体校为了更好地发挥体校训练、教学优势,避开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将11个大项布点到当地的普通中学开展训练,开始了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以排球项目为例,榆林体校虽然没有室内排球训练场馆,但从2018年年底开始,与当地中学合作建立了两支排球队,两所中学都具备室内排球馆。排球项目布点到普通中学,就作为重点训练点,学校的排球老师、教练员作为这个训练点的负责人,由榆林体校提供工资,学生运动员的伙食费也由榆林体校负责。与此同时,榆林体校和当地教育局达成了框架协议,允许教练员横向选材,例如有教练发现重点校之外的学校还有好的排球苗子,可以通过横向转学的方式将学生吸收进重点校。
  陈东义表示,目前通过与当地普通中学以及与西安体育学院的合作,榆林体校已经为榆林市组建了男、女共4支排球队。“虽然我们起步有点迟了,但一定会迎头赶上,力争在2022年陕西省运会的排球项目上拿到好成绩。”
  早在2012年榆林体校就加挂了“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的牌子,成为义务教育体育学校。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确立了“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为杠杆、以服务为保障”的办学宗旨,并以“和雅”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陈东义相信,榆林体校今后肯定会培养出优秀的排球后备力量。(转自11月29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