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旗帜飘扬在珠峰脚下 他们勇攀高峰为家乡加油
![]() |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在珠峰脚下的大本营,我们看到这样一面为中国、为武汉加油的旗帜。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里的3名来自武汉的队员,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家乡和全国人民战胜疫情、复工复产。
这三名队员分别是陈刚、宋红和李璞。这一次攀登珠峰,他们是代表国测一大队入选本次测量活动。48岁的陈刚是一位大学教授,一直从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相关研究课题,近十年来长期带着学生到珠峰地区进行地质科考。去年陈刚被国测一大队借调为副总工,随后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到本次测量登山任务的方案设计和分期评审工作当中。到了现在的测量登山阶段,陈刚成为一名登山测量队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
“2012年5月,我攀登过珠峰,并携带测量设备在7790米营地实地勘测。”陈刚的登山经历很丰富,2012-2016年期间参与了中国地质大学组织的“7+2”登山科考活动(即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南北极活动)。2019年7月,他还带着17岁的儿子一同登顶慕士塔格峰(7546米)。这一次来到珠峰,他期待能够成功登顶,用自己的测绘技能为珠峰“量身高”,也为儿子做一个很好的表率。“儿子今年在武汉高考,希望他考出好成绩,并如愿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学习。”
宋红今年31岁,长期跟随陈刚到野外实地勘察,2008年左右开始登山,至今共爬了6座世界最高峰,目前仅剩下珠峰和南北极未完成,5000米、6000米高度的山登了至少有几十座了。“能参加到这次测量队当中,我也是比较幸运的。”
李璞今年30岁,也参与过陈刚教授的相关地震监测工作,五六千米的山也登过好几次。“2015年8月左右开始登山,最高上过6050米。”
1月12日,陈刚与宋红、李璞来到了怀柔国家登山基地,为本次珠峰测量登山进行体能训练和登山专业技术学习。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家的心也揪了起来。“我妈妈一直在广东生活,约好今年回武汉过年,但是武汉封城了。我在北京也没法回去。只有妻子和儿子在家过年。”陈刚说。
更令人担忧的是,宋红和李璞在怀柔训练一周左右就开始发烧咳嗽,在1月20日左右的时候,疫情已经变得严重起来,医生们听说他们来自武汉,立刻把科室内其他病人清退,对他们“格外关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他们做了咽拭子检测后确诊为乙流。即便如此,大家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宋红和李璞被隔离了20天左右的时间,他们只能与其他队员错峰训练,慢慢恢复体力。
期间的煎熬是难以言说的,宋红担心妻子的安危,李璞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岳父岳母和妻子女儿都留在武汉,岳父家就在火神山医院附近,老人家还负责火神山电力建设,经常要去现场指挥工作。但远在北京的他们也只能刷刷手机了解情况,与家人的联络也只有手机电话,心情并不轻松。
不过对于训练,他们却是全力以赴的,即便是“隔离”期间,也对自己有要求,“他们去跑台阶,我们就去跑绿道;他们去健身房,我们就去跑台阶。”李璞介绍说,流感恢复之后,他和宋红自己加练了一周多,才逐渐追上了大部队的进程。
“其实这次疫情还是很令人感动的,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在关心着大家。一些很多年不联系的朋友,也会打来电话关心。”宋红和李璞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来到西藏之后,他们也格外受人瞩目,但他们早已调整好心态,将目标锁定在了珠峰测量攀登的重任上。
“作为一个武汉人,如果有机会登顶,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鼓励,把武汉加油的旗子带上去。”陈刚说,虽然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大家的心理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复工复产,希望用我们的行动来鼓舞大家,给大家加油。宋红和李璞也认为,“我们的这次登山活动,本身就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转自5月13日《中国体育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