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是永远的底色——记石家庄藁城区抗疫一线的业余球员张晓斌

  对张晓斌的电话采访,是从讨论一张照片开始的:那是一张河北省会业余足球联赛积分榜,张晓斌所在的队伍小马奔奔队11场比赛过后以9胜1平1负的成绩排名积分榜第二,落后榜首三中校友队只有2分。

  “今年应该是我们冲击冠军的好机会,但在1月2日踢完第11轮联赛之后,一切都‘暂停’了。”张晓斌回忆说。

  让偌大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按下“暂停键”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石家庄藁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张晓斌第一时间接到单位通知,收拾行李,到单位待命。离开家,转眼已经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开始分配给我们的主要是一些随机性的工作,组织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进行重点场所消杀等,1月15日开始,我和两名同事主要负责集中隔离点后勤保障的工作,一天24小时,身着防护服轮班为146名密切接触者服务。”张晓斌介绍说。

  说得云淡风轻,但其中的辛苦,只有张晓斌和同事知道。为146人服务,三个人负责,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还要经常安抚集中隔离点群众的情绪。“工作不容易,但现在整个藁城区、石家庄、河北都不容易,我是球员出身,踢球时已经习惯了团队合作、克服困难,现在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这也是我从足球运动学到的东西。”

  张晓斌工作的集中隔离点在藁城区大学城,这里曾是他和队友们踢球的地方,但现在十分冷清。即便如此,张晓斌在宿舍里也坚持锻炼,以仰卧起坐、俯卧撑为主,“本想做些原地跑、开合跳等动作,但因为担心影响楼下的同事休息,还是要控制一下。”张晓斌说。

  除防疫工作人员、球员的身份之外,张晓斌还是儿子、丈夫、父亲。张晓斌的父母、妻子、一对女儿也住在藁城区,按照要求也在居家隔离,离家近一个月,张晓斌回去过几次,一次是隔着小区栅栏从妻子手中拿身份证,另外几次是将食物、防疫物资放在自己家门口,没有敲门就离开了。

  “很多人说我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我想遵守防疫规定更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当然很思念父母、妻子、女儿,但为了他们的健康,为了全城人的健康,必须有所取舍。”张晓斌说。

  如果张晓斌负责的隔离点连续14天不出现确诊症状,再经过14天的自我隔离,张晓斌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说起现在最大的愿望,张晓斌说:“希望疫情早早结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胜利是必然的结果。疫情之后,想多陪陪家人,这段时间亏欠他们太多。也想早日回到球场,和队友们、兄弟们在一起,冲击冠军,拿到好名次!”(转自1月29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