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F1中国大奖赛火爆赛事水平整体提升
这是走过九个年头的F1中国大奖赛最为火爆的一次。来自官方的统计,三天比赛中,累计有18.5万人次观众涌入上海国际赛车场,票务销售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6亿多人次收看了赛事转播。
而在现场,展示区、休闲区里观众摩肩接踵;到处可见手拿车队旗帜、身披各国车手国旗的车迷。决赛日,看台上人头攒动,塞得满满当当。火爆数字的背后,透露出浓郁的F1赛事氛围,感受到F1赛车文化的特有魅力。
推广赛车 服务车迷
逐步回暖的F1中国大奖赛,今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际汽联主席让·托德对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和赛事的组织经营大加赞赏,久事赛事总经理姜澜也展露笑容。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均恢复到2005年水平,按照惯例,周五工作日是比较冷清的日子,“今年练习赛当日,上赛场现场就卖出了60万元的门票。” 连F1掌门人伯尼都诧异,有那么多观众?
出现如此火爆的局面,姜澜分析,首个因素是降低了票价。去年起调整票价结构,平均降幅达到40%,今年又提前一个月出票,激发了观众的购票热情;其次,9年的市场培育,车迷群体的消费能力大大提升;同时,随着赛事的推广,车迷的日益成熟,已从引进之初的追明星、追偶像,到真正热爱上F1运动。
车迷给力 出“金点子”
在极致体验区参加各种高性能豪车试驾活动;参加模拟赛车游戏、F1知识达人赛、F1摄影展、会员照片墙;这都是采纳车迷的“金点子”而成的。
一位铁杆车迷说,“一开始我是因为偶像而喜欢上F1,但随着对比赛关注的深入,现在更感兴趣的是F1运动本身。”能在家门口现场看F1,近距离接触到F1巨星;今天的车迷越来越给力,不再是单纯的观赛,更多的是感受赛车氛围和魅力。
分量最重的自然是伯尼邀请车迷进车库观赛。这个名为“伯尼的邀请”活动,共有10位车迷在正赛中坐进围场俱乐部观赛。经伯尼抽奖,两位幸运车迷最终进入F1维修区与车队人员一起观战。久事方面直言“我们向伯尼提出该给中国车迷一次美好回馈,伯尼欣然答应,并给出了这个方案,可见伯尼对于中国的F1市场和车迷非常重视,也证明了中国大奖赛对于伯尼的价值。”确实,在F1世界版图中,中国站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未来F1在中国的发展,除了赛事本身的水平,重要的突破和提升在于,包括将来能够出现中国车手和车队,更在于培养广泛的观众群体。“希望通过赛事提升上海这座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姜澜说。
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严建昌介绍,自1985年举办港京拉力赛,中国汽车运动开始起步,历经27年迅猛发展,至今每年举办80场汽车运动赛。
“真正培养中国的赛车市场和赛车文化,做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时间积累的。”目前车迷群体还很年轻,记者现场看到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面对各方褒奖,专业人士显得比较冷静。“在欧洲,是赛车文化培养了赛车运动。而在中国,是用赛事在培养赛车文化。9年时间,走不完别人几十年走过的路,中国现有的赛车运动普及度和赛车文化氛围对支撑F1赛事仍显薄弱,还缺乏赛车文化底蕴。F1要在中国落地生根,迎来又一个春天,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