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引入标准化配置
在4月24日结束的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赛区)上,除精彩的体育表演、振奋人心的武术比赛外,赛事从细节入手,服务赛事管理,也为大赛增色不少。
信息系统贴心便捷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竞训一部主任金肖冰说,从竞赛组织技术层面来说,赛会组织非常标准化,在赛场布置、裁判服装、大屏幕打分上,均是高规格;在评分系统中,则为局域无线网络赛场全覆盖,信息发布及时、完善、先进。此次的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除信息系统标准化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即时查询。
在比赛现场,裁判员、运动员所有的技术数据都可以从电脑上马上反馈出来。据介绍,目前的套路比赛评分中有动作质量、演练水平、难度,它们分别被分成A、B、C三组,评分方法通过裁判员面前的操作键盘由电脑来统计汇总,所有的比赛结果都通过大屏幕显示出来。
不仅如此,通过总局武管中心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到竞赛信息,在现场如果有WIFI通讯设备或手机上网,都能即时查询到成绩、抽签结果、打分情况等赛事信息,不用等到每天比赛完后,才能在成绩公告中获取。
记者看到,大屏幕不仅有打分信息,显示正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名字,对于接下来将要上场比赛运动员的次序也会有提示。
动作打分科学量化
本次武术套路比赛的总裁判长徐伟军介绍,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上,适应武术标准化的要求,本次比赛裁判的管理、竞赛的程序、过程都比较规范。
在为期4天的比赛场上,场地各区域、器材井然,裁判服装统一,显示出规范庄重,也体现了武术的特点。这种规范的好处在于使竞赛更加透明,使裁判队伍和运动队的标准和目标一致,裁判不仅是规则的守护者和执行者,还是运动队的服务者。
为了抓赛风赛纪,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已经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要求裁判必须打破框框,只看场上的现场发挥,“只认动作不认人”。竞赛、裁判委员会每天赛后都要总结,找出不足,使得问题不过夜就得到解决。按照有关规定,比赛期间对裁判员还实行封闭式管理。裁判员上场,将手机上交,其他东西都由专人保管。离开赛场,统一乘车回驻地。此外,裁判员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赛场与驻地酒店的“两点一线”,以切断裁判员与外界的联系。为的是尽最大努力为运动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竞赛环境,确保比赛万无一失。
徐伟军说,本次套路赛从竞赛项目、竞赛办法、自选套路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有关自选套路的规定不仅明确了选手对于各级难度选报上的限制,还进行量化、分块打分,分别对动作质量、动作演练和动作难度打分。例如,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积分,运动员在选动作时有一个难度的积分,难度评分裁判员只有两个选择,“Yes”和“No”中进行,这样评判就简单客观了,在打分上显著减少了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