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连负澳大利亚发挥不稳应该得到重视
面对伦敦奥运会上的小组赛对手澳大利亚,中国男篮最终以三战皆墨的尴尬战绩收场。本次海外拉练,主教练邓华德的一个主要目的无疑还是继续考察队员,三场比赛中,王治郅、刘炜、朱芳雨等没有特殊情况肯定将要进入奥运大名单的队员都被限制了上场时间,大部分年轻队员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尽管这只是一次热身赛,但比赛过程中球队所暴露出的一些比较明显的弱点,必须引起注意,尤其是“短路”的现象。
首场比赛,中国男篮在前三节发挥正常,攻防两端应该说与澳大利亚不相上下,并且带着一分的领先优势进入了最后一节,但就在末段球队突然失去了节奏,本节被对手打出了22比10的比分,最终输球。第二场比赛,中国队的“短路”现象更加严重,他们曾在第二节一度领先多达13分,但从第二节后半段到第三节前半段,球队有长达九分钟没有得到一分,被对手打出一次23比2的高潮,从而直接导致之后的比赛一直被压制,再次输球。收官之战中,几乎是在与第二战相同的时间,中国男篮再次突然出现低迷,被对手打了一个16比0之后,球队再也没有了追赶对手的机会,尝到尴尬的三连败。
虽然这次比赛中男篮所出现的这种突然“短路”可以用某些时间锻炼和考察年轻球员来解释,但实际上,在一场比赛中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一直是中国队存在的一个弊病,这在两年前的亚运会以及去年的亚锦赛上都曾经发生过。除了部分年轻球员水平跟不上的原因之外,这还说明球队的专注力不够,说明攻防两端的稳定性不够。反观这次热身赛的对手澳大利亚队,尽管同样缺少了博古特等主力球员,但球员的身体对抗以及整体发挥在48分钟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强度。没有这种在一场比赛中一以贯之的稳定表现,只能说明现在的中国男篮的确算不上一支强队,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所在的小组强手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这次的澳大利亚队,如果解决不了在比赛中总是“短路”的问题,中国队要想杀出小组希望渺茫。而要避免“短路”,首先需要邓华德尽快确定征战奥运会的主力以及轮换阵容,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训练和比赛,对12人阵容加以充分的磨合。另外,邓华德还要帮队员们尤其是年轻队员建立起充足的信心,并且在赛场上48分钟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足够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