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挑万选终出炉新周期男篮选帅过程漫长

    从2012年9月开始策划,到2013年4月底正式公布人选,新奥运周期的男篮选帅过程可谓漫长,体现了中国篮协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和审慎。“这次选帅面向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关系重大,我们从开始阶段提出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从世界范围内选拔最优秀的教练员。”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此,篮管中心专门成立了以主任信兰成为组长的新一届国家男篮主教练选聘领导小组,下设由男篮领队张雄担任组长的工作组,朱家志、柳继增、范斌、王怀玉等各级国字号教练员也都在这个工作组当中。“这些人多年征战国际比赛,见过世面,他们对候选者的评价会比较客观公正。”胡加时表示。
    确定了这样的组织保障之后,选帅程序正式启动,第一个步骤便是圈定人选。经过来自欧洲、美国、国际篮联、欧洲篮联等篮球界资深人士以及篮球经纪人的推荐,一份20多人的备选大名单提交到了选帅领导小组手中。这份名单以欧洲地区的教练员为主。对此胡加时的解释是,“偏重欧洲教练是这次男篮选帅的一个大方向,欧洲篮球的总体风格是团队作战,这正是目前中国篮球应该走的路,因为我们的队员在个人能力、身体素质、力量对抗上赶不上美国,不能像人家那样凭借单打独斗解决问题,最适合的还是欧洲教练所倡导的团队篮球的理念。”
    实际上,最终来到中国进行面谈并且试训的4位教练也全部来自欧洲。经过选帅小组的筛选,希腊的佐罗斯、克罗地亚的斯帕贾、塞尔维亚的奥布拉多维奇以及立陶宛的凯姆祖拉从大名单中脱颖而出,4位教练员先后来到中国,与选帅小组面谈,并且各自在国青男篮或者国少男篮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试训,试训也是中国篮协在选帅历史上的一次开先河之举。试训过后,4位教练员都没有与篮协达成最终的合作,这其中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执教风格或者是价位的原因。不过据胡加时透露,希腊的佐罗斯当时已经距离中国男篮帅位相当接近,在经过选帅小组的综合评定之后,佐罗斯排名第一,而他本人执教中国队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中国篮协甚至已经拟定好了初步合同,但由于家庭发生了紧急状况,这位希腊名帅遗憾地与男篮帅位擦肩而过。
    就在选帅工作遇到阻力时,一位来自意大利,与中国篮协关系友好并且非常了解中国篮球的老教练向选帅小组推荐了杨纳基斯,在认真研究了此人的简历之后,选帅小组认为杨纳基斯符合选拔标准。“首先他的执教能力和成绩摆在那,看一位教练员是否优秀,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看带队成绩,杨纳基斯曾经率队获得过世界亚军以及欧洲冠军,非常了不起,同时他的攻守体系以及执教风格也都对我们的胃口。”胡加时说。
    不过由于目前正担任法国某俱乐部主教练的杨纳基斯还在带队征战联赛,他也就无法到中国来进行面谈和试训,而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办理相关手续,选帅小组也不能够亲自前往法国考察。所以在通过中间人积极沟通的同时,中国篮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杨纳基斯本人,进一步确认他是否适合执教球队。其中包括中国男篮前主教练尤纳斯在内的众多与杨纳基斯有过交往的相关人士,在这个过程中都充当了“参谋”的角色。胡加时本人由于多年随队征战国际赛事,对于杨纳基斯也有着深刻的印象,“2006年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的希腊队两次击败我们,我也亲眼看见过这位主教练在场边指挥,阅读比赛和调度球员能力很强,同时也非常严格。”
    严格,这是除了执教成绩之外,选帅小组非常看重杨纳基斯的一点。因为严格管理,严格训练,锻造球队的激情、血性和强硬作风,是中国男篮所一直坚持的,“况且我们的球员基本处在一个从专业化向职业化过渡的时期,更是需要这种东西”,胡加时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任主教练邓华德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而杨纳基斯在篮球圈的绰号叫做“暴龙”,这种鲜明的个性放到执教和管理球队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然就是严格,这与篮协对中国男篮主帅的要求同样是吻合的。
    经过反复而慎重的考察之后,选帅小组最终达成一致,中国篮协也完成了与杨纳基斯的合约。近期这位希腊主帅就将开始在中国男篮的执教之旅,杨纳基斯最终能够将这支备受关注的国家队带到何种高度,还需拭目以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