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送新帅马赫的“定心丸”不定心
5月16至19日,中国女篮面对世界排名第14的古巴队三战全胜,给2008年后再次执掌中国女篮的澳大利亚人马赫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这颗“定心丸”并没让马赫那么惬意,除首场比赛中国队起伏不十分明显外,其他两场比赛,都暴露出明显的不稳定,进一步加深了马赫这支女篮“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的印象。
从比赛结果上看,首战中国队以73比57,16分大胜对手;第二战以74比67,7分之差赢得对手,第三战则以75比67,8分的差距战胜对手。细来分析,第一场的大分差取胜应该归结对手还没倒过时差,加上旅途劳顿而大比分输给中国队。后两场比赛,球风颇似美国队,个人突破能力和外线均有进攻点的古巴队,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第三场比赛,几乎每节都会出现一波10分左右的追分狂潮和险情,从中反映出中国队的不稳定和不成熟。而在这关键的时刻,几乎都是靠陈楠这棵“常青藤”保驾护航,说明新一代的中国队还不是很靠谱。
三场比赛,马赫不停地考察队员,一直不停地大轮转,全队所有队员都上场亮相,且都有得分记录。其中,一方面说明队员的得分能力,另一方面,队员因为紧张导致战术配合不到位、防守漏人、被对手断球等低级错误,三场比赛中国队总共失误了50次。
另外,比赛还暴露出控卫力量的薄弱。目前中国队的控卫分别是李珊珊、邱思玥、史秀峰、沈怡,外加摇摆人丁园,但真正能挑起大梁的却不见踪影。其中李珊珊虽参加了伦敦奥运会,但她对攻防节奏的把握和组织进攻的经验,只能算是最佳替补,其他控卫都是“菜鸟”级。
令马赫稍感欣慰的是,锋线位置可以稍松一口气。纪妍妍、高颂、赵爽、李梦、露雯和丁园等,比赛中较好地完成了二、三号位的职责。尤其是纪妍妍表现十分突出,她两场比赛均得分上双,第一场13分,第二场14分,令人看到了这位“女科比”的潜力。高颂和露雯贡献的14分,为她们在国家队核心阵容中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三场比赛,马赫试用了三种不同的首发组合,但都是以老将陈楠为核心,其中有陈楠与小将孙梦然的双塔组合;陈楠与中国目前第一高2.06米的魏伟超级双塔组合和陈楠与许诺的“高飘”组合,因为许诺极瘦,打球脚步好速度快,但篮下对抗较为吃亏。三种不同的首发反映出,马赫在寻找最佳首发阵容,且老将陈楠还必须在相当的时间里担纲主力,中锋新人还不能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