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蓝领工人”高颂中国女篮的篮下烈豹
一向被人视为“优秀蓝领工人”的高颂,如今在国家队有了新的任务,三号位上的职责是她必须完成的。出身于四号位的高颂,身高1.83米,她比好友纪妍妍稍高,但比丁园、露雯却差着几厘米。
如今这几个人都司守着同样的位置,不同的是有的偏重二号位,有的却偏向三号位职责。三四号位不固定的高颂在技术特点上,最为突出的是她的篮板球意识,篮下的她好比一只充满夺食欲望的烈豹,只要球一出手,她摘篮板的“开关”就会启动,她曾有着一场WCBA比赛摘下21个篮板的眩目纪录。对抗古巴队的三场热身赛中,她两次上场,分别贡献了7和9个篮板,位居全队之首。高颂对自己技术特点的评价却很低调,仅为“篮板稍好些”。而其他的优点她则归类为“场上积极一些”。对于存在的不足,她认为,“从四号换到三号位,外线技术还不成熟,还有许多地方要自我提升学习。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不能再考虑你是一个大个,要以一个外线来看待自己,不能在篮下等着,必须内外线来回穿插。”
或许是东北姑娘骨子里留存着的那种“闯关东,打天下”的顽强坚忍和永不服输的挑战精神,高颂在场上表现出的勇猛和拼劲,是南方前锋永远都觉得“气短”的地方。但这种顽强她却轻描淡写地归咎于“我是年轻队员,技术不那么成熟,所以拼的欲望就更强。毎场比赛我都要求自己拼字当头,要插到篮下,拼篮板,拼防守”。
提起伦敦奥运会,高颂的双眼幸福得眯成一条缝,刚才还谦虚的她,一下沉浸在成就与幸福之中。“印象太深刻了,是我篮球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她告诉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打上首发,“心里好激动,第一场比赛,我就投了两个三分,下来大家冲我击掌鼓励时,我都有些懞,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场上完全是忘我的,什么我要投篮,我要这样,我要那样等等,都没有,只是专心地把我平时练的很本分地打出来。”她说得知自己打首发时,其时很紧张,都有些不知怎么打,奇怪的是一上场,一投入比赛,“拼字当头,我马上把那些都忘了,把技术发挥出来了。”
她告诉记者,“能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的心情很复杂,有些百感交集的味道,这也是对我多年艰苦训练的一种回报和肯定。另外,我有幸和苗姐(苗立杰)和楠哥(陈楠)她们两个一起打奥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了她们,我们才拿到了奥运第六的成绩,这在我篮球生涯中是一个很值得记忆的里程碑,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很幸福。”
谈及里约,高颂马上收起了她的“幸福笑容”,“我还没敢设想,四年是一个很长的目标。我喜欢每年设定一个目标,设定一个个短期目标,这样你就会一步步地去完成。希望我到时还能有幸参加奥运会,但四年后能怎样,我现在还不敢说,但我会按着这个目标去走,争取出现在里约。”一个纯真的高颂跳跃在记者面前。
训练中,高颂也和她的为人一样,很真诚,很率真。“第一次接触外教,短短一个多月,我对马赫的战术体系了解得还很少。他是一个很认真,很负责的教练,是一个很可爱的小老头。”说完她笑着说“这个你可别写”。而这句话记者却认为是队员对马赫的最亲切评价。她说,“之前我从没跟过外教,对外教的东西,完全吃透需要时间,需要慢慢去理解。”为了让自己多学东西,高颂就要求自己强化去接受,“我认为到现在有一些东西我也没完全理解,有时甚至只是一知半解,所以训练课上我让自己必须专心。”她告诉记者,马赫现在的课,她感觉好多了,“不是那么懞了,我在慢慢地吃透,在消化和理解中。”
别看在篮球场上风风火火,高颂现在还是一名武汉科技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当然,对于她这样又要训练,又要上课的学生,是很辛苦的,所以至今高颂的英语还不太行,其他课能跟着走就不错了。
(孙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