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解聘卡帅莫让“卡式悲剧”重演
轰轰烈烈地来,灰头土脸地走……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近几届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的固定模式,纵使昂贵若卡马乔,也概莫如是。
对于卡马乔,我们自然可以抱怨其能力不足、治军不力、态度不端,但对于一个即将与中国足球没有任何交集的外国教练,现在过多的恶语相并没有什么意义,真正关键的,还是要从“卡式悲剧”中汲取教训,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上演。
卡马乔的悲剧,其实在其上任之初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很多媒体都开始深挖卡马乔上任前后的故事,但大部分都不准确。据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当初中国足协圈定的最后三人人选并非斯科拉里、里杰卡尔德和卡马乔,而是托普穆勒、里杰卡尔德和卡马乔,其中托普穆勒是德国足协推荐,卡马乔是国际足联推荐,而里杰卡尔德是中国足协自己选中的。仅从这三者的“来源”看,中国足协的倾向就很明显了,但可惜的是,最为中国足协看好的里杰卡尔德却在准备来华时被沙特方面半路“截杀”,成为了沙特队主教练!当时距离世界杯亚洲区20强赛开赛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足协自此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中国足协原本还可以从托普穆勒、卡马乔两人中选择,但由于托普穆勒名气远不如里杰卡尔德、卡马乔来得大,因此早早就被中国足协否定了(现在看或许德国人远比卡马乔或者里杰卡尔德更适合现在这支中国男足国家队),这样,卡马乔就成了惟一候选……
在时间紧迫,又没有其他“备选”的情况下,中国足协和卡马乔的“不对等”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因如此,双方才签署了那份现在最为人所诟病的“没有成绩指标”的合同,这份合同也悄然改变了卡马乔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来华之前,卡马乔甚至还曾和其助手团队恶补过一段时间的中文,期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男足国家队;但自打有了这份合同,卡马乔便自觉成为了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对于这份工作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了,之后缺乏和球员的沟通、刚愎自用也植根于此。
重述这段“旧闻”并不是为了炒冷饭,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希望中国足协在今后甄选主教练的过程中,还是要将相关工作做得充分一些,同时保持自身工作的主动性,而不能“为了选而选”,更不能被某些利益团体“绑架”!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能够在卡马乔和其他主帅中做一比较或者直接让二者甚至多者做竞聘报告,现在所有的问题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了?但现在中国足球却因为“退而求其次”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结束了与卡马乔的合作,中国足协将再次面临与卡马乔上任前极其相似的局面:都是马上就有比赛任务,就是当时是世界杯亚洲区20强赛,而现在是东亚四强赛。有了卡马乔的“前车之鉴”,但愿中国足协在选派新任主教练的过程中能够吸取教训,让中国足球尽快驶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