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热身11胜7负新生代有对抗资本
新一期中国女篮自4月集结,至四国赛南京溧水站结束,已进行了18场热身赛,战绩为11胜7负,其中国外练兵1胜5负,国内热身10胜2负。国外拉练输掉的对手为捷克、俄罗斯、拉脱维亚、瑞典和日本,国内输掉的两个对手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前后练兵的对手分别为古巴、捷克、俄罗斯、拉脱维亚、日本、立陶宛、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和波多黎各。
单从战绩上难以为这支新女篮定位,但从比赛进程来看,这支女篮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与多种风格的球队交手,让这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小学生级队伍领略到了不同的篮球特点和打法。尤其是欧洲拉练的6场比赛,让她们初次感受到高水平比赛的血雨腥风和自身的不足,激起了她们知耻而后勇的斗志。
国内的热身赛中国女篮虽然战绩不俗,但绝非一马平川,即使大比分战胜对手的比赛,中间也有起伏。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四国女篮对抗赛,让这支队伍完全沐浴在现代化篮球的对抗之中,特别是对阵巴西的两场比赛和对阵加拿大的第二场比赛,更让中国女篮感受到了对抗强度。
与这两个对手交手,一个给中国队制造了3节半的高强压力,另一个从始至终就没让中国队喘上气来。对阵加拿大的第二场比赛,全场至少出现7次平局,除了开局双方互相制造了一个简短的10分左右的分差外,其他时间比分都很胶着。最后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中国队才以4分压制住对手,而且最后时刻还要靠老将陈楠来稳定局势。
最能体现中国队进步的是对巴西队的比赛。巴西队员身体素质极好,奔跑能力强,球的转移速度非常快,善于打三角形进攻战术,中远投也极具威力。而一旦中国队把注意力放在外线,她们的内线也会大举进攻,而且队员弹跳能力出色,篮下干拔就能抢到篮板,屡屡造成中国队后场篮拼抢无果,这场比赛女篮姑娘们打得十分艰苦。
与巴西队的第一场比赛,中国队就是因为在第二节不太适应对手的这种既有美式打法,又有黑人球员打法的“野路子乱拳”加三角传球的战术,一直处于被动,最后在加时赛中负于对手。
与巴西队的第二场比赛,双方对抗更上了一个台阶。一是双方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互有攻防破解招数,二是陈楠只打了5分多钟就受伤下场,再加上魏伟、姬晓和高颂等内线球员本场比赛轮空,全队防守乏力。但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中国队靠年轻一代的努力,居然咬住了对方,双方分差一直在两分左右徘徊,比赛始终保持着悬念。最令人紧张的是最后14秒,在64平的情况下,双方竟然打出了NBA式的精彩战术,不停地利用犯规战术来寻找制胜机会,以争取最后的胜利。
这样的激烈对抗,如此紧张的压力是此前中国队所没有经历过的,也正是这样的高强度对抗和高质量比赛,让女篮的新生代球员得到了锻炼,打出了自信——纪妍妍敢于隔人以男子化动作上篮,赵爽敢于突破篮下后在夹缝中上篮,露雯、丁园敢于和对方进行真正的身体对抗,小将沈怡和李珊珊敢于大胆地外线放三分,瘦弱的许诺用轻灵的脚步在篮下与对手周旋,有身体有对抗能力的刘佳岑,在篮下令人看到了当年陈晓丽的身影,中锋孙梦然已能与对手对抗,且脚步比陈楠还灵活……这一切,都令人对未来的女篮充满了期待。
从比赛的对抗强度来看,中国女篮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比赛经验与世界级强队相比还差得很远,尤其是一些小技术更需磨合细抠。伴随着热身赛的结束,中国女篮的核心阵容也将浮出水面。
(孙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