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训专家克里特:中国足球需要创造力
201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夏令营(西宁营区)期间,记者发现了一张“熟面孔”——来自德国的青训专家霍斯特·克里特。早在10年前,克里特就曾应中国足协之邀,做一些培训、授课方面的工作,10年来,克里特多次来过中国,具体次数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只是说:“我和中国足球是很好的朋友。”
克里特这次再来中国,主要是受国际足联指派,在校园足球夏令营期间为教练、小球员做培训,来到西宁之前,克里特已经跑了几期夏令营,用克里特的话说就是,我对中国的了解已经像我的家乡一样了。
在西宁,克里特为各地的教练员、小球员进行了多堂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好评,而本报记者也和克里特聊起了他在中国工作的种种感受。
克里特首先说:“中国足球,尤其是女足曾有过很好的基础,我记得大约15年前,中国女足曾在德国3比1击败了德国女足,那时候德国足球人很恐惧,担心永远超不过中国女足,可现在,中国女足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对于衰落的原因,克里特分析说:“10年来我并不是一直在中国,因此对于一些细节并不了解,但我想如果中国女足的对手们,像日本、韩国、德国、美国都进步了,但中国足球只是在原地踏步,那肯定会被这些对手落下,因此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中国女足、中国足球的进步幅度,这样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
对于中国校园足球层面的球员,尤其是女足球员,克里特也说出了自己的印象:“中国的女球员其实身体素质很好,也很有天赋,很灵巧,我甚至能从她们身上看到马塔的影子,但我觉得我们的女球员还是太缺乏训练、比赛经验了,我这次带的几支球队一看就没有经历过多少专业训练,基本功都掌握不好,这对于她们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克里特进一步说:“由于经验不足,球员在场上极度缺少创造力,只会盲目地听从教练员的安排,而一旦遇到需要她们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手足无措,而现在国际高水平球员大都是在创造力方面很突出,而不是颠球颠得多、带球带得好。”
对于我国校园足球的教练,克里特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他说:“我一直认为一名足球教练必须拥有一定的踢球经历,无论是职业足球还是业余足球,只有拥有了这些,在指导球员时才更有针对性,但现在中国的很多草根足球教练根本不会踢球,这样肯定不利于小球员的提高。当然我知道这是因为中国草根教练员数量有限,可即便如此,我也希望教练员们可以在平时多踢球,对足球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从而带动中国足球的整体提高和发展。”
克里特今年已经69岁了,在中国这已经是个颐养天年的年龄,但他仍旧不知疲倦,希望到中国更多地方传授他的足球理念、足球哲学。当记者把“何时退休”的问题抛给克里特时,克里特说:“大概我到死的时候才会退休,因为足球是我的爱好、我的生活。”
(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