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幕
8月24日,第21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幕,这也成为中国举办的第七次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自1993年在日本福岛举办第1届以来,该活动已经成为一项旨在增进中日韩三国体育后备人才交流的国际性综合青少年体育交流盛会。
“奥运少年”首登国际舞台
“友谊、进步、未来”一直是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的宗旨和主题。历经21年的发展,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也成为许多怀抱着“奥运梦”的青少年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
主攻100米和400米跑的杉山美贵,来自日本中京大学附属高中。今年18岁的她,从10岁起因为喜欢跑步而加入了学校的田径社团,“每天都会参加2个小时的训练”。杉山美贵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成为奥运选手”,她说:“参加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是我第一次和日本以外的运动员比赛,是很好的历练。而且大家的水平都很高,对自己也是一种警醒,想要成为奥运选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必须要更加努力。”
与杉山美贵一样,来自山东的17岁短跑小将谭锟也是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虽然只在小组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但他更在乎从比赛中获得的经验,“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肯定会比较紧张,所以我觉得只要能顶住心理压力,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了”。谭锟说:“我知道林丹、王励勤、王楠等知名运动员,都曾经参加过这个比赛,我也希望经过这个平台,吸收和学习更多的东西,给自己登上更高水平的赛场打下基础。”
高水平赛事培养后备人才
不仅是历练和积累,这场为时7天,设有举重、田径、手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和橄榄球11个项目的中日韩青少年体育盛会,更是一场代表着三国青少年最高水平的体育竞赛,吸引了中日韩近千名年轻运动员参加。
日本体育协会理事、日本体育代表团团长不老浩二告诉记者,虽然日本不像中国这样有专门的体育运动学校,但此次参赛的青少年选手都是日本各体育单项协会选拔出的佼佼者,或者是在日本全国性青少年比赛中取得优胜的运动员,“是同年龄段中最优秀的选手”。
不老浩二表示,由于日本国内职业体育项目有限,大部分有体育特长的青少年还是“以成为奥运选手为目标”,高中前这些学生会通过学生体育社团进行训练,随后则会选择进入有相应项目优势的大学深造。“而在这之前,参与一次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他们走向更高水平的平台很有好处,也非常有意义。”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郭建军也表示,旗鼓相当又各有所长的中日韩三国,是亚洲体坛的重要力量,“像乒乓球、羽毛球等竞争,更可以说是世界同年龄中的最高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展开三国间的青少年体育交流,对三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青少年体育发展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锻炼队伍实现突破
而作为本届运动会的承办城市,潍坊也获得单独组队参赛的机会。在100米决赛现场,记者就遇到了潍坊市体校高二的选手庄健。他坦言,自己是“第一次和国际友人同场竞技”,“平时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也正是由于潍坊承办了这次运动会,我们才能与亚洲一流选手比赛。感觉特别荣幸,也非常难得。”虽然比赛的名次不甚理想,但庄健仍然“比较满意”,“对我们来说,最主要还是锻炼自己,锻炼队伍,能在比赛中有进步,我觉得就是最大的收获。”
在三队强手的夹击下,东道主出战的潍坊也展现出自己的“突破”。8月25日,在女举63公斤级比赛中,潍坊选手张凯莉就凭借着超水平发挥,举起了“训练中没有举起过的重量”,成功为潍坊摘得首金。赛后,张凯莉的教练马海玲告诉记者,张凯莉平时的训练成绩是90公斤,但在比赛中却举起了95公斤的重量,“我真的很为她高兴,她超越了自我,也充分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此外,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体育摄影书画展、青少年体育发展(潍坊)交流会、全民健身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从多角度助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卢苇)